ID: 23999366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9-3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542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
  • cover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 小数乘法 单元内容 1.课标要求: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能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运算能力、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 2.教材特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小数乘法” 单元以 “转化” 思想为核心,通过 “元、角、分”“长度单位” 等生活情境架起 “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 的桥梁,突出 “算理与算法” 的统一,例题设计体现 “具体→抽象→应用” 的认知梯度。 3. 知识结构:基础层: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点定位;拓展层:积的近似数→运算定律推广→解决实际问题。4. 资源开发:整合北师大版 “面积模型” 直观教具、苏教版 “购物清单” 情境素材,补充 “小数乘法在科学计算中的应用”(如物体密度计算)等跨学科案例。 单元学情 学生已掌握整数乘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进行单位换算(如 1 元 = 10 角),但对 “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 的算理理解存在困难:易混淆 “积的小数点位数” 与 “因数小数位数之和” 的关系; 对 “一个数乘大于 1 的数,积比原数大” 的规律缺乏直观感知; 喜欢通过 “涂一涂、算一算” 等操作活动理解知识,对与生活相关的购物、测量情境兴趣浓厚。 单元目标 1.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会根据需要求积的近似数。 2.经历 “转化(小数→整数)→推理(积的调整)→总结(算法)” 的过程,体会转化思想,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3. 能运用小数乘法解决购物、面积计算等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应用意识。 单元实施 共 6 课时: 第 1 课时:小数乘整数(新授课) 第 2 课时:小数乘小数(新授课) 第 3 课时:积的近似数(新授课) 第 4 课时: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新授课 + 练习课) 第 5 课时:解决问题(一)——— 连乘、乘加问题(实践课)第 6 课时:单元整理与复习(复习课 + 拓展课) 第 1 课时:小数乘整数 课型 新授课 实践课□ 复习课□ 其它课□ 教学 内容 分析 1.单元位置:本课时是小数乘法的起始课,通过 “转化为整数乘法” 搭建小数与整数运算的桥梁,为后续学习小数乘小数奠定算理基础。 2.核心素养:通过 “元角分换算”“加法与乘法的联系” 发展推理意识;通过规范书写培养运算能力。 3. 关联内容:前导:整数乘法、小数的意义;后续:小数乘小数的算理迁移。 学情 分析 学生会用加法计算 “几个相同小数相加”(如 3 个 0.8 元是 0.8+0.8+0.8),但对 “0.8×3 为何等于 2.4” 的算理困惑:不清楚 “将 0.8 元转化为 8 角” 的本质是 “扩大 10 倍”;易忽略积的单位换算(如 8 角 ×3=24 角 = 2.4 元)。 教学 目标 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转化为整数乘法),掌握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点小数点),能正确计算(如 0.72×5)。 2.通过 “购物情境列式→元角分转化→对比发现规律” 的过程,体会转化思想,能说出 “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相同” 的道理。 3. 感受小数乘法在购物中的应用,培养严谨的计算习惯。 教学 重难 点 1.重点: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 “转化为整数乘法” 的算理。 2. 难点:理解积的小数点位置与因数小数位数的关系(如 0.8×3 中,积的小数位数与 0.8 相同)。 教学 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激活旧知 教师活动:出示 “文具店购物” 情境(铅笔每支 0.9 元,买 3 支需要多少钱?),提问:“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活动:列出加法算式(0.9+0.9+0.9)和乘法算式(0.9×3),对比发现 “小数乘整数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活动意图:从生活情境切入,建立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意义关联。 环节二:探究算理,掌握算法 教师活动 1:引导转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