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00037

2025年中小学心理辅导 青少年精神障碍(中小学)课件 (共30张PPT)

日期:2025-10-20 科目: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51403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中小学,2025年,心理辅导,青少年,精神障碍,课件
    (课件网) 春晖寸草 春风化雨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王黎军 精神障碍是不是精神病? 精神障碍是指在各种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其病因较为复杂,为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常见症状包括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和行为障碍等。 精神障碍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方案。经积极治疗,部分患者症状可得到缓解,其预后因类型而异。精神障碍中某些严重的综合征称为精神病或重性精神病,这类综合征是以思维障碍和感知障碍为主(又称为阳性症状)的症候群。 2.1% 抑郁症患病率达到2.1% 抑郁症 4.98 焦虑症 焦虑症的患病率是4.98% 根据我国2019年数据显示抑郁症和焦虑症患病率接近7%。 5% 多动症 多动症的患病率 是 3%~5% 国外研究表明,25%~30%的急诊患者是由于精神方面的问题而就诊。在美国,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在其一生某个时段中住进精神病院,约1/4-1/3的人群将因精神健康问题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我国目前精神病障碍患者约有1600万,因为识别率、治疗率较低,这是我国的精神卫生事业的巨大挑战之一。 精神障碍是不是精神病? 精神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进而导致出现以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各种精神活动异常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精神障碍是一个比精神病更宽的范畴,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精神疾病。我们老百姓通常说的精神病实际上是特指具有幻觉、妄想或明显的精神运动兴奋或抑制等“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障碍,这种精神病只是精神障碍中的一小部分。 据统计,目前我国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已达 510 万例。而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 2010 年初公布的数据: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在 1 亿人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已超过1600 万。 国际精神疾病分类目录 ICD-11(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系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8年正式发布的里程碑式成果,代表了全球精神卫生领域诊断与分类标准的最新共识与最高水平。它汇集了来自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顶尖精神科医生、神经科学家、流行病学家及统计学家等多方力量,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修订与创新。将精神与行为障碍分为18大类,涵盖了从神经发育到成瘾行为、从心境障碍到人格障碍等多个领域。以症状核心和病因学为基础,覆盖了从发育到老年、从轻到重的各类精神障碍,旨在为临床诊断、治疗和研究提供标准化框架。 青少年常见的精神障碍 国际ICD-11中的儿童常见精神障碍分类 神经发育障碍(7A00-7A43) 指个体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认知、运动、语言或社会功能异常,通常起病于童年或青少年期。 障碍类型:智力发育障碍(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一过性/未特定);语音发育障碍;言语流畅发育障碍(如口吃);语言发育障碍;选择性缄默症;孤独症谱系障碍(7A20.Y 其它特定;7A20.Z 未特定);学习发育障碍(伴阅读/书面表达/数学受损;伴其它特定学习受损;未特定);协调性发育障碍(如运动协调障碍);慢性发育性抽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刻板运动障碍(无自我伤害;伴自我伤害;未特定);其它特定/未特定的神经发育障碍。 国际ICD-11中的儿童常见精神障碍分类 心境障碍(7A60-7A73) 以情绪高涨(躁狂/轻躁狂)或低落(抑郁)为核心特征,伴随认知和行为改变。 障碍类型:双相障碍:包括双相I型(躁狂/抑郁发作)和双相II型(轻躁狂/抑郁发作);抑郁障碍:单次发作抑郁、复发性抑郁、恶劣心境(持续性轻度抑郁)等;混合性焦虑和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