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00180

第24课《寓言四则》之《杞人忧天》课件(共26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482072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七年级,语文,2024,统编,学年,2025-2026
  • cover
(课件网) 看图 猜 故 事 愚公移山 两小儿辩日 高山流水 歧路亡羊 《列子》 共同点:这些故事都出自 导 入 新 课 《杞人忧天》是选自《列子集释》,相传为 所作,他是 时期郑国人,也是除老子和庄子之外 的代表人物。今本 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愚公移山》、《两小儿辩日》也是选自《列子》。 列御寇 战国 道家 八 作 家 作 品 杞人忧天 《列子》 杞,周朝诸侯国。 忧天,指忧虑有朝一日会天 坠地崩而自己将无处存身。 题目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 题 目 解 析 整 体 感 知 听课文朗读,注意字音、节奏、语气。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杞国有一个人担心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担忧 坍塌坠落 同“无”没有 依附依托 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疏 通 文 意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他 的 于是 告知,开导 罢了 地方 你 一举一动, 一呼一吸 整天 行动,活动 为何,为什么 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虑而忧虑,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你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在空气中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积聚的气体 疏 通 文 意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那人说:“如果天真的是聚积的气体,那么日月星辰就不会坠落了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聚积的气体中那些能发光的,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果真 应该 语气助词 ……的人 光亮 纵使,即使 伤害 疏 通 文 意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 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那个人说:”那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聚积的土块罢了,填塞了四方,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踩踏,整天都在地上活动,为什么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那个 ……怎么办 崩塌 聚积的土块 四处 你 踩、踏 整天 活动 为何,为什么 疏 通 文 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这个人放心了,十分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非常高兴。 消除疑虑的样子 开导他的人 舍,同“释”,解除,消除。 疏 通 文 意 常用文言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 5.动词 :相当于“到”、“往”、“去”。 “吾欲之南海” 积气中之有光耀者(空气中的发光的东西)《杞人忧天》 因往晓之(于是前往告知他)《杞人忧天》 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狼》 久之(时间长了)《狼》 拓 展 积 累 1.结构助词 :“的”。 2.代词 :“他”。 3.主谓之间。 4.音节助词 。 听 读 思 考 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试梳理故事情节。 所忧何事? ①_____ 忧成何状? 何人解忧? ②_____ 何以解忧? 是否解忧? 天地崩坠 晓之者 本文讲了③_____ 的故事。 杞国有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因此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后来在晓之者的劝导下才放下心 废寝食 耐心开导 舍然大喜 整 体 感 知 再读课文,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起因 (第1段) 经过 结局 (第2—6段) (第7段) 杞人担心天地崩坠,以至于废寝食。 通过对话描写,具体描述对杞人劝说的过程。 两人“舍然大喜”。 整 体 感 知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善意劝解 疑问又生 耐心释疑 “晓之者”如何为杞人解忧?杞人反应如何? 把握人物语言、语气、神态、动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