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00854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11 海洋(教案+课件)(共18张PPT+视频)

日期:2025-10-0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1542888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海洋,教案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海洋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科学 三年级上册 -出卷网-:江苏凤凰教育-出卷网- 出版日期:2025年7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能说出海洋和极地冰川的水体特点和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情况。 2.能用证据验证海水中含有更多盐类物质的猜想,运用模型解释成因。 3.探究海水不能饮用的原因,会制作简易海水淡化装置。 4.意识到海水淡化具有重要意义,具有爱护海洋、珍惜淡水资源的意识;有基于证据和逻辑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认识海洋和极地冰川,探究海水又苦又咸的原因。 教学难点: 体验海水淡化,分析变淡过程。 教学过程 模块1:海洋是最大的水体 1.出示百度地图上常州最大淡水湖———滆湖,将地图动态缩放到太平洋。 2.谈话:前两节课我们了解了河流与湖泊、地下水,刚刚地图上出现的是我们常州最大的淡水湖,但它的面积比太平洋要小得多。 3.出示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 4.提问:这是一张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请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5.小结: 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全球99%的冰川位于极地。 【设计意图】以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和相关文字引导学生感受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情况和两极冰川储量,发现极地冰川与海洋的联系。 模块2:海水里有什么 1.出示图文资料:海南四面环海,竟然是缺水大省!为什么当地人不能“靠海喝海”? 2.提问:海南四面环海,竟然是缺水大省!为什么当地人不能“靠海喝海”? 3.过渡:喝海水不仅不解渴,还会失去体内更多的水分。因为海水又苦又咸,含有更多的盐。 4.提问:如何证明海水中有更多盐?课上有办法验证吗? 5.谈话:认真阅读实验步骤,想一想实验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或是不明白的地方? 6.学生讨论、交流 7.过渡:这边老师也要提醒:为了安全,加热结束不要立即用手去碰勺子加热部分。同时要注意,在家长或老师同意后才可尝一尝。 8.分组实验 9.小结:海水中有大量的盐类物质,这些盐类物质既包括食盐的主要成分,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10.谈话:有人说海水里的盐类物质有些来自陆地,请大家阅读陆地水体模型图,说说这个过程可能是怎样的。 11.学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实验探究海水中的盐类物质,引导学生先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海水里有什么”,再通过实验验证成分;这一过程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海水与淡水的核心区别,也为后续海水淡化实验奠定科学依据。通过实验,学生不仅能直观观察到海水中的盐类物质,还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品尝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此外,通过资料阅读和模型图分析,学生能够了解海水盐类物质的来源,进一步加深对海水成分的理解,实现知识的深化与思维的进阶发展。 模块3:海水淡化的方法 1.谈话:海南岛上的淡水匮乏,你能帮助他们想一想怎么获取淡水吗? 2.学生阅读实验步骤 3.提问:你期待有什么样的实验现象?如果出现这个现象说明什么? 4.分组实验 5.过渡: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试着填写海水淡化过程框图,借助框图较完整地解释淡水形成的过程。 6.提问:大规模的海水淡化工厂是如何淡化海水的呢 请认真看海水淡化技术相关视频,回答问题:海水淡化工厂适合建于哪些地方?有几种海水淡化技术?课堂上所做装置采用的是哪种方法? 7.生观看视频并回答问题 8.小结:海水淡化技术为沿海缺水地区带来了福音。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它不仅广阔无垠,还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奥秘。 9.作业:试一试:做海水淡化模拟实验时,如果换成凉的模拟海水,会有什么效果? 【设计意图】体验海水被转化为淡水的过程,了解常见海水淡化技术,借助框图较完整的解释淡水形成过程,体会它对解决淡水危机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意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