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03535

第三单元 第6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5-10-1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506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三,二年级,教案,格式,数学,上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第1课时教案 学科 数学 年级册别 二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部分内容位于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分包子等实际情境,将乘法与除法紧密结合,让学生理解二者互逆关系,学会用一句口诀求两个相关除法算式的商,为后续除法学习奠基。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有一定数学基础,掌握了乘法口诀和简单乘法运算,也有平均分的生活经验。但对乘除法联系及用口诀求商还需引导。其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易分散,需创设有趣情境吸引他们,激发学习兴趣。 课时教学目标 观察现实世界 1. 能从实际生活情境中准确观察并提取与乘除法相关的数学信息。 2. 学会观察乘除法算式的特点,发现其中的规律。 思考现实世界 1. 深入思考乘法与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理解用一句乘法口诀求两个除法算式商的道理。 2. 能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乘除法问题。 表达现实世界 1. 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 2. 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熟练掌握利用乘法口诀求除法算式的商。 2. 理解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3. 能够运用一句乘法口诀解决两个相关除法算式的商。 难点 1. 透彻理解利用一句乘法口诀求两个除法算式商的原理。 2. 能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3. 准确把握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清晰表达。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与问题 创设情境 (1) 老师微笑着问学生:“同学们,早餐的时候大家喜欢吃小笼包吗?”引发学生积极回应。 (2) 接着说:“那大家平时有没有仔细观察过一笼包子有几个呀?”鼓励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发言,不强调答案准确性,重在激发兴趣。 (3) 当学生回答后,给予肯定和鼓励,如“真棒!同学们真细心!”然后展示多媒体课件,呈现戴着高高的帽子,穿着白色大袍的厨师叔叔带来好多包子的画面,即教材第42页例2主题图。 (4)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能发现哪些和数学有关的信息呢?” (5) 巡视学生的反应,对于积极思考的学生给予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6) 若学生回答不完整或不准确,耐心引导,如“再仔细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信息呢?” (7) 等待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后,进行总结和梳理,将重要信息板书在黑板上。 (8) 进一步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启发学生思考。 1. 积极回答老师关于是否喜欢吃小笼包和观察包子数量的问题。 2. 认真观察课件中的主题图,努力寻找数学信息。 3. 大胆发表自己发现的信息和提出的数学问题。 4. 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学习不同的观察和思考角度。 评价任务 观察仔细: 发言积极: 问题合理: 设计意图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探究与发现 自主提问与解答 (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提问:“任意选择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如果学生不能快速想到,追问:“你能提出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吗?” (2)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有6笼包子,每笼有4个,一共有多少个包子?”给予肯定,并让学生独立完成解答,然后同桌之间交流。 (3) 巡视学生的解答过程,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理解题意和解题思路。 (4) 请学生集中汇报自己的解题方法和答案,当学生回答“列式是4×6,因为是求6个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