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信息技术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004658
第2单元第1课《无处不在的系统》教案【黔教版】《信息科技》六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9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7836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张
单元
,
1课
,
无处不在的系统
,
教案
,
黔教版
,
信息科技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无处不在的系统》教学设计 课题 无处不在的系统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六年级上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能主动识别生活中的系统,并搜集系统的构成、功能等信息,判断信息对理解系统的价值。计算思维:通过分析系统,了解系统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用逻辑划分大系统为小系统,以此研究认识系统的情况。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借助数字化工具进行学习,学习判断是否构成系统以及系统之间的相关联系、功能作用等。信息社会责任:认识到系统动态调节的重要性,在使用系统相关信息时,遵守数据安全规则,不传播虚假的系统运行信息。 教学重点 1、认识系统的广泛性、多元性。 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系统的构成要素以及各自自己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1、活动背景都江堰水利工程古老而神奇,鱼嘴分水、宝瓶口引水、飞沙堰泄洪等巧妙配合,实现了调水功能,蕴含着历久弥新的系统思想。发现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揭示事物真相是科学探索的目标之一。系统思想能够帮助我们整体思考问题、抓住要点、看透本质。让我们一起来探究都江堰水利工程中的系统思想吧!2、单元目标1、知道系统广泛存在,理解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知道系统控制是动态调节的过程;2、理解系统思想及其重要性,有意识地运用系统思想全面、正确地看待生活中的常见事物;3、理解我国文化遗产中蕴含的系统思想,领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3、新知导入观看视频世界万物纷繁复杂、变化多样。要分析事物,探索事物的变化规律,就需要首先认识“系统”。手机操作系统、空调、汽车、北斗卫星、都江堰水利工程等都是系统! 学习新知引入,观看教学视频。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结合具体实际自然引入课题,将学生的注意吸引到课堂。引导学生清晰所学重点。 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一、系统就在我们身边什么是系统 森林是自然系统,空调是人工系统,计算机是信息系统……系统就在我们身边。小科提示:人工系统是指人类加工改造的自然系统或人类创造出的新系统。活动一:认识生活中的系统观察图 2-1-1,尝试分析它们的组成部分,说说各部分的关系和功能。(出示图片)答:盆花是由植物、花盆、土壤等共同组成的系统;人体可以看作是由多个器官构成的生命系统;五人组成的篮球队,每个人位置不同、作用不同,构成一个具备比赛能力的竞赛系统;机器人、无人机、北斗卫星等是由多个必要部件构成且具备特定功能的信息系统。可以看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小科提示:相互联系的、能反映事物本质的部分,就是该系统的要素。系统要素是构成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系统的核心构成要素包括三类,缺一不可:要素: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是系统存在的基础。连接: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或关系,是系统形成有机整体的关键。目标:系统的存在目的或要实现的功能,决定系统的运行方向。拓展阅读地球符合系统的核心特征,可视为 “地球系统”。它包含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子系统,各子系统间紧密关联:大气圈提供氧气,水圈为生物供水,生物圈通过光合作用调节大气成分,岩石圈为生物提供生存载体。这些子系统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地球的稳定状态。同时,地球系统有明确 “目的”——— 维持自身适宜生命生存的环境,且会随时间动态调整,因此完全可看作一个系统。二、大系统可分解为小系统系统无处不在。宇宙中既有银河系般的大系统,也有如一盆花这样的小系统。怎样确定一个系统的大小呢 大、小系统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活动一:认识系统的大小观看图 2-1-2所示,一棵树、一片树林、一座山林都可以看作是系统。并问答问题。(出示图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粤教版(2025)《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 四单元 第4节《新鲜速力达》课件(2025-11-11)
粤教版(2025)《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 四单元 第3节《快乐水乡行》课件(2025-11-11)
粤教版(2025)《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 四单元 第1节《弟田种茶计划》课件(2025-11-11)
粤教版(2025)《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 四单元 第2节《二十四节气》课件(2025-11-11)
粤教版(2025)《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 四单元 第4节《新鲜速力达》教案(2025-11-1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