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区域联合体学校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9月月考 九年级化学 范围:2025年秋季人教版统编教材 ( 第一单元全章、第二单元第 1 节 - 第 2 节 )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成绩 得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是( ) A. 元素周期律 B.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C. 纳米技术 D. 绿色化学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玻璃破碎 B. 酒精挥发 C. 蜡烛燃烧 D. 冰雪融化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洁净空气 B. 矿泉水 C. 铁粉 D. 石灰水 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 可燃性 B. 氧化性 C. 挥发性 D. 腐蚀性 实验室制取气体前,必须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加入药品 C. 加热 D. 收集气体 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嘴吹灭酒精灯 B. 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 C. 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时,用纸槽送至底部 D. 倾倒液体时瓶塞正放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 ) A. 硫 B. 木炭 C. 铁丝 D. 红磷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B.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变 C. 没有催化剂反应就不能发生 D.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导致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 A. 红磷过量 B. 装置漏气 C. 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D. 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 下列物质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硫 D. 二氧化碳 下列变化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B.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C. 铁 D.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试管 B. 长颈漏斗 C. 酒精灯 D. 集气瓶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D.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的是( ) A.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剩余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 B. 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氧气质量随时间变化) C.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集气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 D.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二氧化锰质量随时间变化)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是纯净物 B.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 21% C. 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D.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导致酸雨 下列实验操作的 “先后” 顺序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手握试管,后将导管伸入水中 B.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D. 给试管加热时,先对准药品部位加热,后均匀受热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 铜用于制作导线 D. 天然气用作燃料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 A.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说明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B.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说明该物质是红磷 C. 某物质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说明该物质是碳酸盐 D. 某物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物质是氧气 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 B. 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药品 C.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D.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以及_____的科学。1869 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_____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