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08680

15.1《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36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10-0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1914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5.1,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答司马谏议书》 单篇梳理基础积累 一.基础夯实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①谦辞,私下、私自 ②同游共处,交往 ③常常 ④持 ⑤方法,主张 ⑥唠叨不休 ⑦被理解 ⑧写回信 ⑨同“辩”,分辩 再三考虑君实对我的重视厚遇,在书信往来上不应该粗疏草率,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得分点:视遇、反覆、具、冀、见恕) 一.基础夯实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①事物的名称、概念 ②事实,名称、概念之实际所指 ③用来 ④招致 ⑤本来 ⑥预先 一.基础夯实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我却以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把它交给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执行),不是侵犯其他官员的权力;施行前代圣王的政治,以求兴利除弊,不是滋生事端;为国家管理财政,不是搜刮钱财;批驳不正确的言论,排斥巧辩的佞人,不是拒绝别人的批评。(得分点:修、举、辟、难、壬人) 一.基础夯实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①形容声势盛大或凶猛 ②相怨,指百姓对上位者的怨恨 ③不仅 ④计划 ⑤适宜 ⑥认为正确 ⑦施恩惠 ⑧做事。前一个“事”是动词,办(事);后一个“事”是名词 ⑨知道,这里是“领教”的意思 一.基础夯实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不是一天了,士大夫大多把不顾念国家事务、附和世俗,向众人献媚讨好作为美德。(得分点:苟且、恤、同俗) 一.基础夯实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①不胜 ②仰慕 一.基础夯实 王安石和司马光“议事每不合”,主要是因为政见和方法不同,因此王安石简略地写了回信,不再辩解,但是又因为“ , , ”,希望司马光原谅他。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于反覆不宜卤莽 故今具道所以 一.基础夯实 ①王安石对司马光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生事”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 , , ”。 ②王安石对司马光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 , ”。 ③王安石对司马光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 , , ”。 举先王之政 以兴利除弊 不为生事 为天下理财 不为征利 辟邪说 难壬人 不为拒谏 一.基础夯实 王安石举例说明先王做事也会招致百姓反对,不只是朝廷士大夫反对的句子是“ , , ”。 盘庚之迁 胥怨者民也 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答司马谏议书 写作的 原因目的 目的:冀君实或见恕也 驳斥谬论,分析原因 驳“侵官” 受命人主议修于朝廷 为天下理财 结束语: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客套话) 原因: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驳“生事”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驳“征利” 驳“拒谏” 辟邪说难壬人 进一步 表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