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能力培优】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重难点与压轴题专题对点突破 重难点01 二次函数综合之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 三层巩固强化:知识梳理 + 经典例题 + 强化练习 在初中数学中,等腰三角形存在性模型是一种用于解决特定几何问题的模型,主要用于判断是否存在一个点,使得以该点和给定的两个定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类问题在中考中常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综合性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等腰三角形存在性模型的问题描述:给定两个定点 A 和 B,在某条已知直线上(如坐标轴或直线方程)找一个动点 C,使得△ABC是等腰三角形。解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有几何法和代数法,把几何法和代数法相结合,可以使得解题又好又快。 1、“两圆一线”几何法 已知线段AB,在平面内找一点C,使△ABC为等腰三角形——— (1)以A点为圆心,AB为半径作圆,除AB所在直线与圆的交点外,圆上任意一点都可以与点A、B组成以AB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 (2)以B点为圆心,BA为半径作圆,除AB所在直线与圆的交点外,圆上任意一点都可以与点A、B组成以AB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 (3)作AB的垂直平分线,除与AB的交点外,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都可以组成以AB为底的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 注:述图中的五个红色点不能与A、B两点组成等腰三角形,要去电,所以此方法又被称为“两圆一线去五点法”,为了更好的观察,下面我们将上述三个图形合并成一个,如图所示: “两圆一线去五点”法会得到无数个满足条件的点C,一般题目中都会对C点都有限制条件,使得C点的个数变为有限的,所以此类题一定要考虑全面,将所有满足题中条件的点准确找出来,不能多,也不能少。 2、两点间距离公式代数法 代数法解题步骤: (1)列出三边长的平方; (2)分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 注:若△ABC是等腰三角形,那么可以分为①AB=AC;②AB=BC;③AC=BC三种情况. 【典型应用】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D的坐标为(3,4),点P是轴正半轴上的一动点,如果是等腰三角形,求点P的坐标? 【解答】、、 【解析】代数法求解 设,由题意可得, ①当时,,解得, 当时,既不满足点P在轴的正半轴 ,也不存在; ②当时,,解得,如图4所示, 当时,存在,但点P不在轴的正半轴上,故舍去; ③当时,,解得. (2024·四川雅安·中考真题)二次函数 是否存在某点,使得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与y轴交于点C.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如图①,若点P是线段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B,C重合),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Q,当线段的长度最大时,求点Q的坐标; (3)如图②,在(2)的条件下,过点Q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D,且.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 (3)存在,点或或或或 【详解】(1)解:由题意得:, 则, 则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2)解:由抛物线的表达式知,点, 由点B、C的坐标得,直线的表达式为:, 设点,则点, 则, ∵,故有最大值, 此时,则, 即点; (3)解:存在,理由: 设直线的表达式为, 由点的坐标得,,解得:, ∴直线的表达式为:, 令,,故, 过点作轴交轴于点,则, , 则, 即直线和关于直线对称,故, 设直线的表达式为, 代入,,得, 解得:, 则直线的表达式为:, 联立上式和抛物线的表达式得:, 解得:(舍去)或5, 即点; 设点,由的坐标得,, 当时,则, 解得:,即点或; 当或时, 同理可得:或, 解得:或, 即点或或; 综上,点或或或或. 1.(2024 莲湖区模拟)如图,抛物线y=ax2+bx+8(a≠0)与x轴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