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诗歌四首》跟踪学习 (总分:36分) 【基础存盘】(19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中国人在诗歌里不知不觉地完成了生命的成长,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丰富的,如果你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càn làn春光里能寻觅诗意,xiāo sè秋景中能发现诗意,慈母的牵挂中能品味诗意,_____……诗歌里描绘的美景,能医治心灵的创伤;诗歌里蕴含的真情,让心境宁静温暖。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càn làn( ) xiāo sè( ) (2)请你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2分) 2.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曹操,西汉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所著的诗歌有《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C.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格律要求严格。分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律、七律。以八句为定格。 D.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一道,成为中国古代文人聪明才智的见证。 3.下面对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山岛竦峙(耸立) B.幸甚至哉(达到极点) C.客路青山外(旅人前行的路) D.海日生残夜(入夜) 4.根据理解,完成下面的默写。(9分) (1)人生路上,牵挂伴随。李白以“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奇特想象表达了对朋友的牵挂;王湾以“_____?_____”的满腔愁绪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2)《观沧海》中以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的广阔浩大,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天,在乡间的小道上,西风阵阵,落叶纷飞,草木凋零,人们身处这种环境之中,容易产生忧愁伤感的情绪,这便是古代文人所说的“悲秋”。画横线的句子可以让我们联想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_____”。 【课文推敲】(11分) 阅读《古代诗歌四首》,回答问题。 5.《观沧海》一诗中的两个“若”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3分) _____ 6.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诗人为什么要以“明月”入诗?(2分) _____ 7.默写古诗时,“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中的“雁”常被误写成“燕”。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解释为什么要写作“雁”。(2分) 链接材料:《汉书·苏武传》记载:“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后以“雁足”或“雁”为书信的代称。 _____ 8.《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风格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作者设置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4分) _____ 【交流研讨】(6分) 9.学习了《古代诗歌四首》后,班上准备举行以“轻叩诗歌大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沟通劝说】开展诗歌朗诵活动前,有些同学认为这次活动意义不大,所以参加的兴趣不浓,行动不积极。请你设计一段话,劝说同学们积极参加到活动中来。(2分) _____ (2)【创意表达】请你根据本次活动主题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_____ 10.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2分) 人民日报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寇江泽)4月29日,2024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以“落实‘双碳’行动,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政府主管部门代表、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等与会嘉宾深入交流,共话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共谋加快绿色低碳发展。论坛还启动了“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研究”第二阶段工作。 _____ 《古代诗歌四首》跟踪学习 【基础存盘】 1.(1)灿烂 萧瑟 (2)示例:游子的愁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