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单元 17* 散文二篇 阅读 必备知识 哲理散文 概念:通过富有哲理的形象、带有感情的叙述,表达自己的观点,给读者以广阔的思考和联想的空间的散文。 特点: ① 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干。 ② 观点鲜明,思路清晰。 ③ 一般不像议论文那样直接议论说理,也不讲究论证方法。 ④ 往往将议论与记叙、描写、抒情结合在一起,以求让读者领悟哲理。 字音识记 1. 重点字 臼齿 ( jiù ) 洗涤 ( dí ) 土壤 ( rǎng ) 牛犊 ( dú ) 炫耀 ( xuàn ) 茸毛 ( róng ) 蔓延 ( màn ) 凋谢 ( diāo ) 濒临 ( bīn ) 遏制 ( è ) 俯瞰 ( kàn ) 2. 多音字 ( hùn ) 混为一体 混 ( hún ) 混蛋 ( zhuǎn ) 流转 转 ( zhuàn ) 转盘 字形辨识 犊 ( dú ) 牛犊 椟 ( dú ) 买椟还珠 赎 ( shú ) 赎罪 牍 ( dú ) 尺牍 壤 ( rǎng ) 土壤 嚷 ( rǎng ) 叫嚷 攘 ( rǎng ) 攘除 词语积累 洗涤:用水或汽油、煤油等去掉物体上面的脏东西。 遗留:(以前的事物或现象) 继续存在;(过去) 留下来。 不朽:永不磨灭 (多用于抽象事物)。 卑微:地位低下。 肆意: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 (去做)。 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比喻道理深奥或人的心机等难以捉摸。 无能为力: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 近义词辨析 遏制 ——— 遏止 相同点:都是动词,都有“用强力阻挡住”的意思。 不同点:“遏制”侧重于“制”,压制住、控制住,不使发作,或不使随便活动。“遏止”侧重于“止”使停止,不再进行。 辨析: 1. 实验终于成功了,我再也 _____ 不住自己的激动之情了。 2. 洪流滚滚,不可 _____ 。 遏制 遏止 永久的生命 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 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者严文井的答案吧! 作者简介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武汉武昌区)人,作家。 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山寺暮》,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等。 他创作的童话和寓言故事生动、构思巧妙,具有很浓的哲理与诗意,被誉为“一种献给儿童的特殊的诗体”。 文题解读 《永久的生命》“永久”即永远,从时间角度点出了生命的特点。标题简洁明了,明确揭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即热情地歌颂永久的生命。 背景探寻 《永久的生命》是作者在 1942 年创作的一篇哲理散文。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作者看到人类的生命如此脆弱又如此坚韧,便产生了颇多思绪,所以当时作者虽未至而立之年,却已领悟到了时间的易逝和生命的紧迫,于是写下此文,告诫人们“珍惜生命”。 朗读课文,用课文中的一两个句子,说说课文标题的含义。 ① 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② 生命分开来是暂时的,合起来是永久的。 ③ 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 ④ 生命充满了希望,永远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⑤ 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 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但是只要我们珍爱生命,活出价值,就能使生命变得神奇和不朽。 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从标题“永久的生命”看,作者的主要观点非常明确,即热情地歌颂永久的生命。 抓住每段中心句,理清逻辑关系,作者是怎样说明主要观点的 歌颂永久的生命 第一段: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 第二段:论说生命自身的神奇。 第三段:论说生命本体的流转。 第四段:赞美毁灭不掉的生命。 第五段: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先抑 收束全文 再扬 第 1 段写了什么内容 这和题目矛盾吗 时光一去不返,个人生命是有限的。 不矛盾。这是伏笔,为后面写永久的生命蓄势。 第 1 段中说:“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