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离子反应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对溶液导电性的分析,明确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认识常见的电解质。 2.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掌握离子反应的本质。 3.掌握离子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正误判断。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现象(物质导电情况)入手,深入微观层面理解电解质的电离过程以及离子反应的实质,对物质进行科学分类。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实验证据推理出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分类标准,建立电离和离子反应的模型,运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分组实验、设计实验等探究活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体会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一、教学重点 电解质、离子反应本质。 二、教学难点 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 一、电解质 1.定义:在_____或_____下能够导电的_____。如:HCl、_____、NaOH、_____、NaCl、_____等。 【注意】 (1)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2) 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导电的原因 (以 NaCl 为例) (1) 干燥的 NaCl 固体_____导电。NaCl 属于电解质,固体中含有带电微粒 Na 、Cl ,但这些离子_____自由移动,故氯化钠固体_____导电。 (2) 电解质导电必须具备的条件:有_____的离子。 (3) NaCl 固体溶于水时,在_____的作用下,Na 、Cl 进入水中,形成了能够_____的带电粒子,故 NaCl 溶液_____导电。 (4) 氯化钠固体受热熔化时,离子的运动随_____而加快,克服了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_____和_____,故熔融 NaCl 也能导电。 【答案】1.水溶液中 熔融状态 化合物 H2SO4 KOH Na2CO3 (合理的电解质,如KNO3等也可)等。 2.(1) 不能 不能 不能 (2)自由移动 (3) 水分子 自由移动 能 (4) 温度升高 Na+ Cl 二、电解质的电离 1.电离:电离是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电离方程式 (1) 含义: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_____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2) 举例 (写出电离方程式) 酸的电离,如 HCl:_____。 碱的电离,如 NaOH:_____。 盐的电离,如 NaCl:_____。 3.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1) 酸 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_____的化合物是酸。 (2) 碱 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_____的化合物是碱。 (3) 盐 定义: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 (或铵根离子) 和_____的化合物是盐。 【答案】2.(1) 电解质电离 (2)HCl=H++Cl 。 NaOH=Na++OH 。 NaCl=Na++Cl 。 3.(1)H+ (2)OH (3)酸根离子 三、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 1.离子反应 (1) 概念: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 (2) 条件: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通常是生成_____的物质、生成_____的物质、生成_____的物质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 本质:离子反应的本质是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的_____。 2.离子方程式 (1) 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2) 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_____的离子反应。 (3) 书写方法:以 CuSO 溶液与 Ba (OH) 溶液反应为例,首先分析出溶液中反应物电离出的离子有_____;然后确定能相互结合的离子,_____;最后根据离子的个数比配平方程式,得_____。 【答案】1.(2)难溶的物质 难电离 易挥发(气态) (3)减少 2.(2)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 (3)哪些 Cu2+与OH 结合生成Cu(OH)2沉淀,SO42 与Ba2+结合生成BaSO4沉淀 Cu2++SO42 +Ba2++2OH =Cu(OH)2 ↓+BaSO4 ↓ 。 一、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 问题思考: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家里的水壶或者热水瓶用久了,内壁会出现一层厚厚的水垢?有时候我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