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一节 反应热 第2课时 反应热与焓变 本节重点 从宏,微观两个视角认识反应热 交流与讨论: 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哪些变化? 热能 电能 光能 …… 吸收 释放 物质 变化 基础 能量变化 物质变化 质量守恒 能量变化 能量守恒 1.化学反应的过程,既是物质的转化过程,也是化学能与热、电等其他形式 能量的转化过程,而且在反应过程中遵循着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主题1:认识化学反应的特征 新物质生成 原子重新组合 宏观 微观 物质线 能量线 旧键的断裂 新键的生成 吸收能量 释放能量 吸热反应 and 放热反应 2.化学反应的实质与特征: 化学反应 实质: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 特征:既有物质变化,也伴随着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能的变化。 主题1:认识化学反应的特征 列举几个你熟悉的放热、吸热反应。 活动: 放热反应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中和反应 金属与水或酸 生石灰和水反应 大部分化合反应 吸热反应 1.氢氧化钙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 2.C(s) + CO2(g) === 2CO(g) 3.水煤气制取:C(s) + H2O(g) === CO(g) + H2(g) 4.大多数分解反应(2KClO3 === 2KCl+3O2典型放热反应) 5.弱电解质的电离与盐类水解 △ 高温 高温 交流讨论:一个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如加热)有无关系? 无关!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主题1:认识化学反应的特征 交流讨论:说一说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主题1:认识化学反应的特征 交流讨论: 化学反应为什么会产生反应热? 体系 内能改变 产生 反应热 内能是体系内物质的各种能量的总和,受温度、压强和物质的聚集状态等影响 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化学反应通常是在等压条件下进行的。为了描述等压条件下的反应热,科学上引入了一个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焓(符号为 H)。 交流讨论: 化学反应为什么会产生反应热? 体系 内能改变 产生 反应热 1、焓 焓是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符号是H。 2、焓变 在等压的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热等于反应的焓变。符号是 ΔH ①数学表达式: ΔH= H(生成物) H(反应物) ΔH >0,吸热;ΔH<0, 放热 ②常用的单位:kJ/mol(kJ·mol 1) ③ΔH比大小带正负号 等压 反应热 (焓变) 焓增加—吸热反应(体系能量升高)—表示为“ + ”或 ΔH>0 焓减少—放热反应(体系能量降低)—表示为“- ”或 ΔH<0 1.焓变的表示方法 【例1】 在25℃和101 kPa下 , 1 molH2与1 mol Cl2反应生成2 mol HCl时放出184.6 kJ的热量 , 则该反应的反应热为: ΔH= - 184.6 kJ/mol 【例2】 在25 ℃和101 kPa下 , 1 mol C(如无特别说明 , C均指石墨)与1 mol H2O(g)反应 , 生成1 mol CO和1 mol H2,需要吸收131.5 kJ的热量, 则该反应的反应热为: ΔH= +131.5 kJ/mol 【注意】ΔH右端的+或-不可省略,单位kJ/mol必须标出。 主题2:认识反应热与焓变 2.从宏观角度分析一下化学反应中焓的变化 根据规定,当反应体系放热时其焓减小,Δ H为负值,即Δ H< 0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高 化学 反应 向环境 释放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低 放热反应 ∑H (反应物)> ∑H(生成物) H= H生成物- H反应物 单位: kJ/mol 或 kJ mol-1 图示 H < 0 主题2:认识反应热与焓变 当反应体系吸热时其焓增大,Δ H为正值,即Δ H>0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高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低 化学 反应 从环境 吸收能量 吸热反应 ∑H (反应物) < ∑H(生成物) 图示 H > 0 H= H生成物- H反应物 单位: kJ/mol 或 kJ mol-1 2.从宏观角度分析一下化学反应中焓的变化 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