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18544

2.2.3 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高二化学同步优质教学课件(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5-10-10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345522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2.3,同步,必修,选择性,人教,教学课件
  • cover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二节化学平衡 3课时 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本节重点 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移动过程分析 ①从Q、K关系角度 原化学平衡 改变反应条件 平衡被破坏 不平衡 一段时间 新化学平衡 由原有的平衡状态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Q = K 改变浓度、压强、温度 各物质组成保持不变 Q = K Q ≠ K 移动方向 各物质组成改变 [思考]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如何改变平衡状态? 任何可逆反应的终极目标是使 Q=K,即达到平衡 (1)平衡移动 (2)移动过程分析 ②从v正、v逆关系角度 未达平衡 v正= v逆 建立平衡 平衡状态 平衡移动 (正向或逆向) 新平衡 v正 > v逆 v正≠v逆 v正′= v逆′ 正向反应 一段时间 条件改变 正向或逆向 反应一段时间 (3)移动方向判断 Q = K 平衡状态 v正= v逆 Q < K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v正 > v逆 Q > K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v正< v逆 实验探究 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种物质的浓度,预测现象推测平衡如何移动? a对照组 b加入少量铁粉 c滴入4滴 1 mol/LKSCN 溶液 Fe3+ + 3SCN- Fe(SCN)3 浅黄色  无色     红色 主题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现象和结论 Fe3+ + 3SCN- Fe(SCN)3 浅黄色  无色     红色 a对照组 实验现象: 红色变浅 b加入少量铁粉 c滴入4滴 1 mol/LKSCN 溶液 红色加深 实验结论: C(Fe3+)↓?红色变浅?平衡向逆向移动 C(SCN-)↑?红色变深?平衡向正向移动 主题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Fe3+ + 3SCN- Fe(SCN)3 浅黄色  无色     红色 理论解释 b溶液中 c溶液中 改变条件 反应:Fe+2Fe3+===3Fe2+, c(Fe3+)减小,即反应物浓度减小 反应:c(SCN-)增大,即反应物浓度增大 从Q、K关系角度 Q= 增大, Q>K,平衡逆向移动 Q= 减小, Q<K,平衡正向移动 主题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思考】若 t1 时刻增大反应物浓度,正、逆反应速率瞬间怎么变化?后续又如何变化?画出增大反应物浓度的速率-时间图像 图象分析 C反↓?v正瞬↓、v逆未变?v逆>v正?逆移 C反↑?v正瞬↑、v逆未变?v逆<v正?正移 0 v t V(正) V(逆) V(正)= V(逆) V?(正)= V?(逆) V’(正) V’(逆) 增大反应物浓度 0 v t V正 V逆 V正= V逆 V?正= V?逆 V’逆 V’正 减小反应物浓度 正向移动 正向移动 主题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总结 增大c(反应物)或减小c(生成物) Q减小 K不变 Q < K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减小c(反应物)或增大c(生成物) Q增大 K不变 Q > K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工业生产应用 适当增大廉价的反应物的浓度,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提高价格较高的原料的转化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主题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例1】可逆反应H2O(g) + C(s) CO(g) + H2(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改变下列条件,能否引起平衡移动?CO的浓度有何变化? ①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不能改变其浓度,也不能改变速率,所以V(正)仍等于V(逆),平衡不移动。 ②作为离子反应,只有改变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浓度对平衡有影响,如: FeCl3 + 3KSCN Fe(SCN)3 + 3KCl 增加KCl固体的量平衡不移动,因为KCl不参与反应。 CO的浓度 CO﹪ 平衡移动情况 ①增大水蒸气浓度 ②增加H2浓度 ③加入更多的碳 平衡右移 增大 增大 平衡左移 减小 减小 平衡不移动 不变 不变 归纳总结 (1)t1,增大c(反应物),使v正′增大,而v逆′不变,则v正′>v逆′,平衡正向移动(如图1)。 (2)t1,减小c(生成物) ,使v逆′减小,而v正′不变,则v正′>v逆′,平衡正向移动(如图2)。 (3)t1,增大c(生成物) ,使v逆′增大,而v正′不变,则v逆′>v正′,平衡逆向移动(如图3)。 (4)t1,减小c(反应物) ,使v正′减小,而v逆′不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