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瓮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 1.西周初年,武王去世,周公辅佐成王,开创周朝大业。战国时,魏国率先模仿西周产生了文侯、武侯和惠成王,而后,诸侯国间此风盛行。这本质上说明( ) A. 各国想藉此继承周王权威 B. 周王室衰微,宗法制趋向崩溃 C. 诸侯争霸,周王地位受到挑战 D. 魏王们非常尊崇周朝先王 2.唐初三省并重;自光宅(唐睿宗年号)以后,政事堂由门下移至中书,中书省遂居三省之首;玄宗以后,封驳诏奏之权,亦逐渐分散。这反映出( ) A. 中书省决策权扩大 B. 专制皇权得到强化 C. 行政效率有所提高 D. 宰相议政职能加强 3.北宋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区域,各区设转运使转运财赋,形成路。后转运使兼及路的边防、盗贼、刑讼、金谷、按廉之任,真宗时转运使外设宪司、帅司、仓司分管各路监察、军事和储备粮,这表明( ) A. 路的产生源于转运使 B. 专制皇权在变革中强化 C. 转运使统揽地方大权 D. 中央集权在探索中发展 4.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设三公九卿,汉武帝设立中朝、运用酷吏,隋文帝确立三省六部制,宋代设三司、实行“三衙”分权。历代帝王此举目的是为了( ) A. 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 B. 预防官员的贪污腐败 C. 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D. 健全和完善制度体系 5.钱乘旦在《英国通史》中指出:“从某种角度看,该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英国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该法案的实施( ) A. 完善了议会制度 B. 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度 C. 限制了国王权力 D. 形成了议会专权局面 6.列宁曾说:“现代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美国这场战争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A. 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B. 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C. 殖民地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D. 不同种族之间的矛盾 7.英国在确立君主立宪制后,又进行了多次议会改革。改革的重要推动力是( ) A. 国王的开明领导 B. 社会经济的发展 C. 人民的不断反抗 D.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呼吁 8.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 规定“主权在民” B. 实行三权分立 C. 实行责任内阁制 D. 总统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9.“史料”的第一要义是可信度,下列举证日本“ 731”细菌部队法西斯暴行的史料,可信度最高的是 A. “ 731”部队老兵回忆录 B. “ 731”部队遗址所在地群众访谈 C. “ 731”受害者口述 D. 解密后的“ 731”部队档案 10.台儿庄战役胜利后,社会对台儿庄大捷的宣传使蒋介石不高兴,他让陈诚把有关这方面的宣传品收掉;蒋本人在武昌官邸得知街上欢闹、放爆竹庆祝台儿庄胜利时,对左右说:“有什么可庆祝的?叫他们走远点。”该材料反映出蒋介石( ) A. 担心轻敌情绪弥漫 B. 对抗战前途缺乏信心 C. 担心破坏统一战线 D. 有着眼于政治的考虑 11. “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 A. 皇权独尊 B. 皇权专制 C. 君权神授 D. 皇位世袭 12.刘海峰先生在《科举学导论》中说:“古往今来科举考试一再起死回生的历史说明: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与关系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人情的泛滥,使社会不至于陷入无序的状态,中国人发明了考试,以考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的调节阀。悠久的科举历史与普遍的考试现实一再雄辩地证明,考试选才具有恒久的价值。”对这段话的理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