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21383

5.1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课件(包含情境教学视频)(共50张PPT)

日期:2025-10-05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1435530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自然灾害,防灾,减灾,课件,包含,情境
  • cover
(课件网) 第五章 建设美丽中国 第一节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2课时】 (2024人教版)八年级 上 核心素养目标 运用图文资料,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和常见的自然灾害,培养综合思维素养。 运用图文资料,说明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分布,并分析其利弊,培养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 运用具体实例,说明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措施,培养地理实践力素养。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时,个人恰当、有效的避灾方法,培养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素养。 视频导入 【情境导入】5.12 汶川大地震 a populous country 一. 自然灾害严重 PART 01 时间 2024年我国部分地区自然灾害事件 1月22日 云南省镇雄县山体滑坡灾害,死亡44人,倒塌房屋300余间 2月份 我国中东部地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死亡12人,紧急救助46.7万人 6月中旬 华南地区暴雨洪涝和地质灾害,死亡失踪91人,倒塌房屋1.8万间 7月中下旬 陕西省严重暴雨洪涝灾害,死亡失踪95人,紧急转移安置14.1万人 8月下旬 辽宁省严重暴雨洪涝灾害,死亡失踪27人,紧急转移安置6.2万人 9月6日 超强台风摩羯先后在海南和广东沿海登陆,直接经济损失720.3亿元 【学习导航】读下面表格信息,总结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种类多、 分布广、 频次高、 危害大 图5.1 中国与主要受灾国家灾情比较(1990—2019年) 从1990—2019年的30年间,与主要受灾国家相比,我国因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最大,因灾死亡人数也较高。 新课学习 1.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 山体滑坡 洪涝灾害 低温冻害 新课学习 2. 如何判断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要有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的客体。满足这两个条件的灾害才称得上自然灾害,而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灾害不属于自然灾害。 自然异变 造成损害 A.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田地里很多西瓜砸烂了。 B.化工厂废水泄露,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臭味。 C.一游客违反规定在林区吸烟,乱扔烟头,引发森林火灾。 D.一棵大树被一阵临时大风刮倒,正好砸在树下的两辆汽车上。 哪一种现象属于自然灾害? 新课学习 3. 常见的自然灾害 我国是世界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广。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 气 象 灾 害 地 质 灾 害 干 旱 台 风 洪 涝 寒 潮 新课学习 4. 气象灾害的分类 2022—7—11 2022—8—13 图为2022年夏季因长江流域持续干旱,水面严重萎缩的洞庭湖。 新课学习 气象灾害 形成原因 主要影响 分布地区 ① 旱灾 4. 气象灾害的分类 长时期降水比常年异常偏少 农作物减产、 人畜饮水困难 东部季风区的 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 自然灾害 主要分布区 形成原因 华北地区 自然因素:年降水量较少,春旱严重; 社会因素:人口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干 旱 新课学习 气象灾害 形成原因 主要影响 分布地区 ② 洪涝 4. 气象灾害的分类 连续性的暴雨 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江河泛滥, 土地房屋受淹 东部季风区的 平原和沿海地区 图为1998年8月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期间,积水严重的江西九江城内。 新课学习 气象灾害 形成原因 主要影响 分布地区 ③ 台风 4. 气象灾害的分类 夏秋季节,来自热带海洋 狂风、暴雨、海水暴涨等 东南沿海地区 图为2018年9月16日超强台风“山竹”过后,一片狼藉的广东深圳城区。 新课学习 气象灾害 形成原因 主要影响 分布地区 ④ 寒潮 4. 气象灾害的分类 深秋至初春, 来自北方的强冷空气南下 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