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秋季彭湃中学高二历史学科月考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学者在某史前遗址发掘出1300余座墓葬,大、中、小三类墓葬分别占总数的不到1%、近10%和90%。其中大型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出土了成套的石制、陶制礼器等。据此可以推断,该遗址处于 A.旧石器时代早期 B.旧石器时代晚期 C.新石器时代早期 D.新石器时代晚期 2.班固在《汉书》中明确反对《史记》将汉朝历史编写于“秦、项之列”的做法,认为汉朝的政权承续自周朝,从而将秦朝排除在政权传递序列之外。班固的主张主要源于 A.否定秦朝制度的需要 B.国家一统的政治宣传 C.主流思想影响的深入 3.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马嵬之变”的历史叙述。据此推断最合理的是 A.杨国忠与吐蕃使者谋反 B.贵妃及杨氏族人均为禁军所杀 C.陈玄礼是事件关键人物 D.皇太子对陈玄礼谋议表示支持 4.下表为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常平仓的部分支出情况。这些支出反映了北宋政府 A. 力图发展农业平抑物价 B. 运用经济手段稳定秩序 C. 鼓励民间组织救济灾民 D. 增加军费缓解边防压力 5.1289年,元政府在广泛种植木棉的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等地设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使民众不堪重负。这 A.加重了区域经济的不均衡 B.妨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推动私营棉纺织业的繁荣 D.促使财政管理权限下移 6.明代选任镇成武官,最初由兵部基于“资”“荐”“俸”“地”等要素推举将领人选。“土木之变’后,主要举荐人从廷臣变为疆臣,边军的统领从勋贵转移到边镇战将。据此可知明朝 A.地方治理失序 B.中央集权面临严重挑战 C.边境形势严峻 D.选官制度发生根本改变 7.自1851年起,清政府不间断的按年代纂辑《筹办夷务始末》,内容涵盖自1836年中外交涉相关的各类官私资料,以“详往事之是非”“资异时之考证”,这可用于说明晚清政府 A.强调以史为鉴 B.注重外国信息 C.陷入内忧外患 D.改变统治方式 8.大学生杨静远曾坚持“我一个学文学的,对政治根本不发生兴趣”。1944年豫湘桂战役后,她开始意识到“国家真是每个人的”,决意“要把自己献给我的国家”,主动了解中共政纲,进而走上革命道路。杨静远的转变折射出 A.全民族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B.中共中流砥柱作用得到认可 C.国民党政权深陷统治危机 D.和平建国成为人民共同愿望 9.1953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的决定,接着实行油料的统购和食用油的统销。1954年又实行棉花的统购和棉布的统购统销。这些政策的实行旨在 A.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B.建立统一的国内大市场 C.加快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推进土地改革全面铺开 10.表1为2017—2019年我国体育产业总产出及部分门类产出统计表。表1反映了我国 A.跻身世界体育强国之列 B.体育产业重心发生转移 C.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 D.人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11.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除向非洲国家提供大量经援贷款外,还与非洲国家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1974~1980年,中国先后与45个非洲国家签订了100多项经济技术合作定。这表明我国致力于与非洲人民一起 A.建立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B.改善非洲的经济治理机制 C.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均衡发展 D.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12.乌鲁克是苏美尔地区的一个城市,在该城市的神殿废墟中出土了一个公元前32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大理石花瓶。花瓶瓶身的图案从下到上依次是:象征水的波浪线、大麦麦穗和椰枣、绵羊、端着器物的男子队伍、丰收女神伊南娜和男祭司。由此可推知,当时的乌鲁克 A. 受到了古希腊文明的影响 B. 民众生活富足 C. 具备了早期城市国家特征 D. 官僚体系完善 13.1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