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首市2024年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 九年级历史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两道大题,满分100分,时量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写在对应的表格中,每小题3分,共48分) 1. 三个奴隶制国家,三种文明的象征:一座塔,一部法,一种制度,深刻地影响着世界。这里的“一座塔”位于( ) A. 尼罗河流域 B. 两河流域 C. 印度河流域 D. 爱琴海地区 2.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这是因为( ) A. 古希腊最早制定成文法 B.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C. 古希腊的文化遗产丰富 D. 古希腊曾是地跨三大洲的帝国 3. 罗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则、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这表明罗马法 A. 是现存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B. 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C. 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 D. 奠定了近代西方民主制的基础 4. “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印刷术的发明不仅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接受高级的教育的状况……印刷术的推广,给市民阶级和王权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带来了好处……推动着欧洲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出来。”这里,马克思主要强调了印刷术( ) A. 促进了欧洲的文化传播 B. 加速了欧洲人文主义的兴起 C. 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D. 开启了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 5. 下表是11—15世纪欧洲兴起的大学数量及地域分布。推动这一时期大学兴起的主要因素是( ) 国家(地区)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苏格兰 西班牙 葡萄牙 德意志 匈牙利 大学数量 20个 18个 2个 3个 13个 1个 16个 3个 A. 全球航行的开辟 B. 城市经济的发展 C. 文艺复兴的兴起 D. 工业革命的开展 6. “若干个散落居住的家庭组成小群体,处于某个领主的保护和控制之下,便形成了中世纪乡村的基本社会单位。”这些“基本社会单位”指的是( ) A. 希腊城邦 B. 西欧庄园 C. 自由城市 D. 西欧大学 7. “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材料体现的制度是( ) A 君主立宪制度 B. 共和制 C. 封君封臣制 D. 联邦制 8. 拜占庭地处三洲交界处,形形色色的商人来来往往。这使它的文化既有着西方古典文化的影子,还吸收了大量的东方文化。这说明,拜占庭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 A. 因循守旧 B. 兼收并蓄 C. 缺乏创新 D. 辉煌灿烂 9. 著名学者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其中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 A 倭奴国奉贡东汉 B. 大和统一日本 C. 大化改新 D. 明治维新 10. 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被称为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的地名,这些地名的出现是因为( ) A. 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起来 B. 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掠夺 C. 印度民族意识的逐渐觉醒 D. 大批美洲国家获得了独立 11. 1804年,拿破仑政府颁布《民法典》,肯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把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确立了现代民法体系。由此可知《民法典》 A. 旨在打击王党复辟,维护共和体制 B. 以法律形式维护了革命成果 C. 为拿破仑军事独裁提供法律依据 D. 否定了革命中形成的财产权 12.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也是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是( ) A. 《神曲》 B. 《哈姆雷特》 C. 《最后的晚餐》 D. 《蒙娜丽莎》 13. 15~18世纪是欧美主要国家出现社会巨变的时代。这里的“社会巨变”是指( ) A. 人文主义取代神学主义 B.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 C. 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