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 第2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雪碧打开时产生气泡,是因为压强减小促使逸出 B. 工业合成氨,常采用铁触媒、减小氨气的浓度来提高反应速率 C. 误食可溶性钡盐造成中毒,可以服用溶液来解毒 D. 去除锅炉水垢中的,用饱和溶液浸泡预处理 某小组同学研究沉淀之间的转化,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下列实验分析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已知:为白色固体;为黄色固体。 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白色沉淀全部变为黄色 ,沉淀颜色仍为黄色 ,沉淀颜色变为乳白色 沉淀颜色仍为黄色 A. 实验1中现象可推知,溶解度小于 B. 实验2中现象可推知,溶液浓度能影响与沉淀的转化 C. 实验3的目的,是排除高浓度可能对沉淀转化的影响 D. 根据以上实验可知,沉淀转化总是向着溶解度更小的方向转化 室温时,用的标准溶液滴定浓度相等的、和混合溶液,通过电位滴定法获得与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沉淀对离子的吸附作用。若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有白色沉淀生成 B. 原溶液中的浓度为 C. 当沉淀完全时,已经有部分沉淀 D. b点: 某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工业生产中,用乳状液处理酸性废水,得到pH约为9的溶液。小组同学利用化学实验和定量计算对其反应过程进行探究。 【实验1】 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中上层清液变红,证明固体加水后,溶液中的浓度_____(填“<”“>”“=”)。 (2)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红色褪去的试管②中几分钟后上层清液又恢复红色。小组同学提出猜测: i.甲同学猜测可能滴入的盐酸不足。 ii.乙同学不同意甲的猜测。认为应该是试管底部的固体继续溶解产生的所致,并设计实验2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反应。 【实验2】 (3)综合试管③和④中的现象,认为乙同学的猜测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4)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试管④中的现象:_____。 (5)试管⑤中产生白色浑浊的原因是_____(用Q与大小关系对比说明)。 (6)丙同学查阅资料:室温下,,经计算得出。丙同学分析实验过程,因为有固体剩余,排除了溶液不饱和导致减小的可能。 请你帮助丙同学分析:处理的酸性废水得到pH约为9的溶液,小于10.3的可能原因是_____。 真题链接 5.(2024·北京)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海水提溴过程中,用氯气氧化苦卤得到溴单质: B. 用绿矾()将酸性工业废水中的转化为 C. 用溶液能有效除去误食的 D. 用溶液将水垢中的转化为溶于酸的: 6.(2023·全国乙)一定温度下,AgCl和Ag2Cr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条件下能生成Ag2CrO4沉淀,也能生成AgCl沉淀 B. b点时,c(Cl-)=c(CrO),Ksp(AgCl)=Ksp(Ag2CrO4) C. Ag2CrO4+2Cl-2AgCl+CrO的平衡常数K=107.9 D. 向NaCl、Na2CrO4均为0.1 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先产生Ag2CrO4沉淀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雪碧打开时产生气泡,是因为压强减小促使逸出 B. 工业合成氨,常采用铁触媒、减小氨气的浓度来提高反应速率 C. 误食可溶性钡盐造成中毒,可以服用溶液来解毒 D. 去除锅炉水垢中的,用饱和溶液浸泡预处理 【答案】B 【解析】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所以打开瓶盖冒出大量气泡,是因为压强减小,降低了CO2的溶解度,A正确;减小氨气的浓度即生成物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B错误;氯化钡可溶解于水,能电离出重金属离子钡离子,有毒,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可生成不溶的硫酸钡沉淀,可用于解毒,C正确;硫酸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可转化为较为疏松的碳酸钙,碳酸钙可溶于盐酸等酸,此方法可用于处理锅炉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