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五章 建设美丽中国 第二节 环境保护与发展 【1课时】 (2024人教版)八年级 上 核心素养目标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培养综合思维素养。 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已进入了环境质量整体持续好转、稳中向好的时期,培养综合思维素养。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和相应措施,树立节能与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人地协调观素养。 视频导入 【视频导入】低碳生活,绿建未来 a populous country 一. 积极应对环境问题 PART 01 新课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四五”期间, 我国以年均4.2%的能源消费增速 支撑了年均5.7%的GDP增长 新课学习 为了发展经济,我国也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 天然气 石 油 煤 碳 近年来,我国对化石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 新课学习 1.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生态退化 资源短缺 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空洞 环境 问题 新课学习 在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环境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环境问题? 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图为因污染导致的大气能见度降低。 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大量污水进入江河湖海,造成水污染。图为水污染导致的水体中藻类暴发。 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生态退化。图为西南地区过度开垦造成的石漠化。 新课学习 2.积极采取防治措施 我国生态基础脆弱,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较多。 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突出环境问题,我国一直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成效显著。 20世纪90年代末,南方酸雨严重,酸雨面积约占国土面积30%。 脱硫治理酸雨 2011年,酸雨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为12.9%,2021年为3.8%。 21世纪10年代,北方地区可入肺颗粒物、雾霾天增加。 治理雾霾天气 以北京为例,2013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76天,2022年提升为286天。 从数据看变化 新课学习 目前,我国已进入了环境质量整体持续好转、稳中向好的时期。 水土流失逐年减少 森林覆盖率逐年增加 活动探究 了解我国陆上大型清洁能源基地 用清洁能源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有助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读图,了解我国陆上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及其对改善环境质量的意义。 1. 比较不同清洁能源基地的主要能源类型。 中国陆上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布局示意 (1)我国陆上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主要有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 (2)这些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按地区划分,可分为北方、西北和西南三个地区,其中北方和西北地区主要以风电、太阳能发电为主,西南地区以水电为主。 西北 北方 西南 新课学习 2. 从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的角度,说说我国陆上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分布特点。 (1)水电主要分布于大江大河上游地区———位于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2)风电主要分布于离季风源地较近的高原山地地区———地形平坦开阔、风力强劲。 (3)太阳能主要分布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区———晴天多、光照强。 新课学习 3. 从能源替代角度,简要说明我国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对减轻我国大气污染的意义。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减少雾霾和酸雨的发生等。 a populous country 二. 走向生态文明 PART 02 新课学习 新课学习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为了建设环境优美、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的美丽中国,要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避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实现环境与经济发展共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新课学习 生态文明建设“三线”示意 1 2 3 新课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