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九年级历史(开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组成,其中试题卷共4页,答题卡共2页。要求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前,请先在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将正确的选项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中) 1. 古埃及人根据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涨水的经验,制定了太阳历;由于需要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土地,再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这表明古埃及文明( ) A. 是当时最先进文明 B. 凝聚了顺应自然的智慧 C. 法老的权力至高无上 D. 受益于文明的交流互鉴 2. 它被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这里的“它”指的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十二铜表法》 C. 《新法典》 D. 《罗马民法大全》 3. 《梨俱吠陀·原人歌》中写道:“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材料反映的是( ) A. 罗马元首制 B. 印度种姓制度 C. 希腊民主政治 D. 中国分封制度 4. 在亚历山大庞大的远征军队伍中“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他们沿途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这一现象表明,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 ) A. 推动希腊民主制度的扩展 B. 提升马其顿军队的战斗力 C. 促进了欧亚非文化的交流 D. 加速亚非奴隶制度的解体 5.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进攻波斯,开始了亚历山大东征,历时十年,建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许多希腊人移民到西亚,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获得了直接交流和融合。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A. 和平交往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B. 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源于战争 C. 战争使文明消亡 D. 暴力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6. 关于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成就描述准确的一项是( ) A. 《掷铁饼者》的创作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 B. 大竞技场吸收了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 C. 《十二铜表法》构建起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D. 儒略历以古巴比伦太阳历为蓝本,一直沿用至今 7. “效忠我的主人……主人凡践履契约……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这一誓词指向中世纪西欧的( ) A. 庄园经济制度 B. 封君封臣制度 C. 城市自治制度 D. 宗教文化制度 8. “在领主自营地上,阿布拉黑整天忙于耕作。管事和他的助手可以处罚他,甚至鞭笞他,如果认为他偷懒的话。”由此推断,阿布拉黑的身份可能是( ) A. 庄园佃户 B. 手工工匠 C. 城市商人 D. 行会学徒 9. 欧洲中世纪常常被认为是最黑暗时代,但在这黑暗之中也盛开了“最美好的花朵”。“最美好的花朵”指的是( ) A. 城市自治 B. 庄园法庭的建立 C. 大学的兴起 D. 工商业的繁荣 10. “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它”指的是( ) A. 雅典城邦 B. 罗马共和国 C. 阿拉伯帝国 D. 拜占庭帝国 11. 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转折点”解释准确的是日本( )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进入封建社会 C. 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D. 废除了贵族世袭制 12. 他们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创造了文学瑰宝《天方夜谭》,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他们是( ) A. 波斯人 B. 罗马人 C. 希腊人 D. 阿拉伯人 13. “欧洲在15世纪羊毛工业迅速发展的时候,便有大批经商的工业家出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