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一中2025一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7.周王将土地分给王室子弟、功臣、臣服的先代贵族或古代帝王的后裔,所 13.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 封之地称为“封国”,“封国”成为周王朝的屏障。有关该制度说法正确的 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是( A,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B.铁制农具的全国普及 考试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1一4课 A,嫡长子继承制是其核心内容B.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土地私有制逐渐完善 高考研究中心命题人:罗松一审:孙春芳 二审:左艳 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雌一依据 D.始终有利于维护周朝统治 14.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的国君纷纷信奉法家思想,推行变法,如齐 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8.《孟子·滕文公上》载:“古者公田为井,方一里,九夫耕之,各授私田百 魏、韩等。其主要目的是() 2.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先耕种公田,然后耕种私田) A.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社会生产 第I卷(选择题)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据此可知,井田制 B.富国强兵,争取兼并战争中的有利地位 一、选择题:(共35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C.压制其他派别,实现思想统一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可以自由买卖土地 B.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D.逍遥无为,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和超越 1,盘石遗址是位于河北省临城县的新石器时代中早期遗址,其年代跨度为距 C.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D.使血缘色彩逐渐浓厚 15.在商鞅变法之前,旧贵族仅凭血缘关系就能享受荣华富贵,而变法后,旧 今约8000年至6000年。由此推断,这一时期该地区可能属于( 9.周幽王宠幸褒姒,废嫡长子宜白,立褒姒之子为太子,诸侯因之反叛,杀 贵族与平民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他们不再能凭借出身高人一等。与此相 A.元谋人遗址 B.龙山文化 幽王拥立宜白,即为周平王。从制度层面看,诸侯反叛的原因是() 关的改革措施是( C.红山文化 D.仰韶文化 A.周王室逐渐式微 B.诸侯势力日益膨胀 A,什伍连坐 B.军功授爵 2.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遗址,发掘出内城与外城格局、大型水利工程、高等 C.周幽王行为荒唐 D.幽王破坏了宗法制 C.推行县制 D.严明法度 级墓葬(含大量玉器)、祭坛、专门的玉器加工作坊等,社会分层明显。这 10.东周时期,周平王死后,框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王 16.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主张统治者应顺应民心,爱惜民力,通过 表明良渚遗址( 室的军队被打败,桓王的肩头还中了一箭,狼狈撤走。郑国派人去“慰 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这体现出他的治国主张是() A.进入奴隶社会 问”,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这件事反映了() B.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A.“为政以德” B.无为而治 C.农业技术领先 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途 A,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B.周王不再是天下共主 C.“兼爱”“非攻” D.严刑峻法 3.根据考古发现,河南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玉璋等礼器,与四 C.宗法制度土崩瓦解 D.专制君主权力的式微 17.孟子“养浩然之气”与宇宙天地相交通;墨子认为荣辱、安危等一切系于 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玉璧、玉璋、玉琮,陕西石峁遗址出土的玉璇玑、玉 11.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形势图。下列表述符合该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人的努力;庄子追求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兵家充分发挥高度冷静的理 钺,在器型规制与象征意义上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据此分析,这一时期 智;韩非子对待人生如战场。上述思想家对人生、生命、生活的认识 东 ( A,文明发展呈现一体性 B.华夏认同观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