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时间线索 1840年 鸦片战争 1919年 五四运动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1956年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时期)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1978年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2017年 改革开放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民主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回顾: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 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必要准备 必然趋势 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49年 使革命进一步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1949—1956年 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1.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和意义?P10 2.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意义?P11 01 自学清单 一、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1、新中国成立的政治意义 (1949-1978) 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第一部宪法颁布 1949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6年 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社会主义社会 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 探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哪些问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努力和探索? 一、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1949-1978) 1、社会主义革命历程及意义 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生产资料公有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社会变革。(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 1953年12月:党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 1949-1952年: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土地革命、镇压反革命),恢复国民经济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成就。 (1949-1956) (1949-1978) 一、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探索与成就 (1956-1978) (1)新的历史课题: (2)成就: (3)意义: 在中国怎样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 1.改革开放开启的时间?P12 2.改革开放的地位?P12 3.改革开放的目的?P12 4.改革开放的意义?P12 02 自学清单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 农村改革率先突破 1984第十二届三中全会:改革重点转向城市;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92年南方谈话、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 1980年设立四个特区 1988年设立海南省、海南特区 1990年开放浦东。至此,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部署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001入世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部署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设立上海自贸区 进入新阶段 全面深化阶段 开启阶段 2017年十九大提出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拓展】改革开放时期的探索 二、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