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一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第二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第一框)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第二框) 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第一框)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第二框) (外部角度) (自身角度)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三课) 为什么 怎么办 知识建构 (第一单元) 2.2始终走带时代前列 一、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三、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政党“身份证” 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个代表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注意:毛泽东思想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补充:1、党的指导思想:马、列、毛、邓、三、科、习思想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邓、三、科、习思想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三、科、习思想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思想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的创立; 第二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主要是邓、三、科); 第三次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 一、党的指导思想 1、马克思主义(一大) 中国共产党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在于它以接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为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 ①内容———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方面。 ②特点———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地位: 内容和特点: 意义: (1)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第一次结合) (2)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2.毛泽东思想 (七大) (3)地位: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4)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理 论 形成时间 代表人物 主题(回答了) 作 用(贡献)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江泽民 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8)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1989) 党的十六大以后(2002) 党的十八大以来 (2012)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 形成: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