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28439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二)(含答案)

日期:2025-10-0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14682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历史,七年级,上册,期中,检测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考 | 英语学科 期中检测卷(二)(含答案解析)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五一期间,小明在北京周口店参观了一处距今大约70万—20万年的早期人类遗址。由此可以推断,他参观的这处早期人类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2.“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处于新石器时代的远古居民是(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半坡居民 ④河姆渡居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老师在介绍某处原始文化遗址时出示了下面几幅图片,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4.“涿鹿茫茫白草秋,轩辕曾此破蚩尤。丹霞遥映祠前水,疑是成川血尚流。”诗句描写了距今四五千年前的一次战争,其交战双方是(  ) A.黄帝、蚩尤对炎帝 B.黄帝、炎帝对蚩尤 C.蚩尤、炎帝对黄帝 D.黄帝、大禹对炎帝 5.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垂青史。“他”是 (  ) A.黄帝 B.禹 C.舜 D.启 6.“以酒为池尽作乐,炮烙之刑极淫威。”这副对联描绘的是商朝最后一位君王的暴政,他是(  ) A.桀 B.纣 C.汤 D.周武王 7.《诗经》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一现象与我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有关(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中央集权制 8.下列各项中,最能反映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水平和成就的是(  ) A.甲骨文 B.司母戊鼎 C.兵马俑 D.敦煌莫高窟 9.甲骨文的造字方法有很多种,下面的文字的造字方法是(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10.我国的历史学家一般通过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来研究历史,你能否告诉历史学家下面哪段的历史能通过文献进行研究(  ) A.黄帝 B.尧舜禹 C.夏朝 D.商朝 11.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 A.西周、春秋 B.春秋、战国 C.西周、东周 D.东周、战国 12.下列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变化的是(  ) ①磨制石器取代打制石器 ②青铜工具的发明与应用 ③铁农具的出现和推广 ④牛耕技术的出现与推广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修筑于战国时期,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长城 14.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本剧。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小华:出身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B.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C.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D.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 15.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牧野之战 ②盘庚迁殷 ③商鞅变法 ④平王东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③②①④ 16.下列哪一观点体现了老子的思想主张(  )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B.“无为而治” C.“民贵君轻” D.“法治” 17.秦朝开始确立了“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规制。这反映出秦朝政制的本质是(  ) A.皇权专制 B.任免官吏 C.思想控制 D.言即法律 18.《史记·商君列传》载:“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共)三十一县。”材料反映了当时 (  ) A.实行分封制 B.建立县制C.确立行省制 D.推行郡国并行制 19.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框架。下列一组秦始皇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 A.加强文化控制 B.加强经济管理 C.加速国家统一进程 D.巩固国家统一 20.下列关于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B.推翻了秦朝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