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0504

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课件(68张)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2

日期:2025-10-1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115080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必修,生物学,高中,2019,2025-2026
  • cover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六章 生物的进化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二课时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核DNA含量、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量变化(假定某生物体中一个体细胞核的染色体数和DNA的含量为2N)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核DNA 染色体 染色单体 2N 4N 2N 4N 0 2N 2N 4N 4N 4N 4N 4N 0 0 4N 2N 4N 2N 4N 4N 2N 温故知新 间期 0 4N 2N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①染色体数目 变化原因? 变化原因? 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末期结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N→4N→2N 温故知新 间期 0 4N 2N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②DNA数目 变化原因? DNA复制 变化原因? 末期结束,核DNA随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2N→4N→2N 温故知新 一、减数分裂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量变化 减Ⅰ前期 减Ⅰ中期 减Ⅰ末期 减Ⅰ后期 间期 请标出精子形成过程一个细胞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量 染色体: DNA: 染色单体: 4 4 4 4 4→2 4→8 8 8 8 8→4 0→8 8 8 8 8→4 精原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一、减数分裂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量变化 减Ⅱ前期 减Ⅱ中期 减Ⅱ末期 减Ⅱ后期 精子 染色体: DNA: 染色单体: 2 2 2 →4 4→2 2 4 4 4 4→2 2 4 4 4→0 0 0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核DNA 染色体 染色单体 2n 4n 4n 4n 4n 2n 2n 2n 2n 2n 2n 2n n n 0 4n 4n 4n 4n 2n 2n 0 4n 2n 2n n n 2n 2n n 4n 2n 2n n 2n 0 一、减数分裂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量变化 次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细胞一分为二 着丝粒分裂 细胞分裂 2N N 1. 染色体变化曲线 次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DNA复制 细胞一分为二 细胞一分为二 2N N 4N 2. DNA变化曲线 次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DNA复制 细胞一分为二 着丝粒分裂 2N N 4N 3. 染色单体变化曲线 次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DNA复制 着丝粒分裂 1 2 4. 每条染色体上DNA数量变化曲线 ———染色体数量变化 ———DNA数量变化 ———染色单体数量变化 2N 4N 次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一、减数分裂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量变化 比较: 减数分裂DNA含量变化 有丝分裂DNA含量变化 减数分裂染色体数量变化 有丝分裂染色体数量变化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5. 柱状图 减Ⅱ前、中 减Ⅱ后 染色体 复制 同源染色 体分离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单体分离 精细胞 二、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正常分裂 染色体 复制 同源染色 体分离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单体分离 精细胞 二、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1. 减数分裂Ⅰ发生异常(同源染色体未发生分离) 结果:4个精细胞均发生异常 染色体 复制 同源染色 体分离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单体分离 精细胞 二、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2. 减数分裂Ⅱ发生异常(染色单体未发生分离) 结果:2个精细胞发生异常 “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受精卵 精子 卵细胞 细胞分化 有丝分裂 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 (46条) 个体 (46条) 父亲 (46条) 母亲 (46条) (23条) (23条) 三、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一母生九子 九子各不同 受精卵 种类不同 配子多种多样? 1. 一个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不考虑互换) 染色体 复制 同源染色体 分离 精原细胞 A 初级精母细胞 染色单体分开 D E F 精细胞 思考:D和E的关系? E和F的关系? 都来自B 一个精原细胞(1对同源染色体) 结果:产生4个,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