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08 有机物的制备 题型解读:解读高考化学实验题型特点,分析命题考查要点。 解题必备:整理归纳解题必备的知识要点和方法技巧。 真题回顾:感知真题,从试题题型、背景、设问方式等多角度领悟命题立意。 好题必刷:精选高质量题目,锻炼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有机物的制备是高考化学实验题的核心题型之一,主要考查常见有机物的制备原理、实验装置设计、反应条件控制、杂质分析与除杂提纯、产率计算及实验安全等综合能力。题型有选择题和主观题两种。题目通常以真实实验为背景,结合有机反应特点(如可逆性、副反应多、产物易挥发等),要求考生从 “原理→装置→操作→分析” 全流程解决问题。 一、有机物的制备原理 1、有机物制备实验的思路 (1)根据原料和目标产品确定制备原理,要求原子利用率高、污染小的制备原理; (2)根据确定的制备原理设计反应途径,要求操作简单,步骤少; (3)根据设计的反应途径选择合理的仪器和装置,要求能够方便控制反应条件; (4)依据产品和杂质的性质差异选择合适的分离提纯方法; (5)产率计算。 2、认识常考仪器 (1)三颈烧瓶:又称三口烧瓶,用作当溶液长时间的反应,需加热回流的反应容器。三颈圆底烧瓶是一种常用的化学玻璃仪器,在有机化学实验中被广泛使用。三颈圆底烧瓶通常具有圆肚细颈的外观。它有三个口,可以同时加入多种反应物,或是加装冷凝管。它的窄口是用来防止溶液溅出或是减少溶液的蒸发,并可配合橡皮塞的使用,来连接其它的玻璃器材。 (2)滴液漏斗:滴液漏斗是一种便于添加液体,并且在添加液体时不会有气体泄漏,可以通过控制滴液的速率来控制反应速率的漏斗,也可装在反应装置上,作滴加料液之用。 (3)球形分液漏斗和梨形分液漏斗:球形分液漏斗为球形,颈较长,多用于制气装置中滴加液体,控制所加液体的量及反应速率的大小;梨形分液漏斗为梨形,颈比较短,常用做萃取操作的仪器,对萃取后形成的互不相溶的两液体进行分液,使用过程:检漏→加液→振摇→静置→分液→洗涤。 (4)直形冷凝管和球形冷凝管:直形冷凝管一般是用于蒸馏,即在用蒸馏法分离物质时使用。球形冷凝管一般用于反应装置,即在反应时考虑到反应物的蒸发流失而用球形冷凝管冷凝回流,使反应更彻底。 (5)b形管:b型管为化学中测量固体样品熔点时用的玻璃仪器,形状如一个b字,配合熔点管使用。将样品装于熔点管后,用橡皮筋与温度计绑于一起,穿过带孔的软木塞,放入b型,熔点管的有样品部分和温度计水银球置于环状部位的左侧,加热环状部位的右侧,进行热浴。b型管中可装液体石蜡等,测量时要将b型管装满管中的环状部分。 (6)索氏提取器:索氏提取器是由提取瓶、提取管、冷凝器三部分组成的,提取管两侧分别有虹吸管和连接管,各部分连接处要严密不能漏气。提取时,将待测样品包在脱脂滤纸包内,放入提取管内。萃取前先将固体物质研碎,以增加固液接触的面积。然后,将固体物质放在滤纸包内,置于提取器中,提取器的下端与盛有浸出溶剂的圆底烧瓶相连,上面接回流冷凝管。加热圆底烧瓶,使溶剂沸腾,蒸气通过连接管上升,进入到冷凝管中,被冷凝后滴入提取器中,溶剂和固体接触进行萃取,当提取器中溶剂液面达到虹吸管的最高处时,含有萃取物的溶剂虹吸回到烧瓶,因而萃取出一部分物质。然后圆底烧瓶中的浸出溶剂继续蒸发、冷凝、浸出、回流,如此重复,使固体物质不断为纯的浸出溶剂所萃取,将萃取出的物质富集在烧瓶中。 液—固萃取是利用溶剂对固体混合物中所需成分的溶解度大,对杂质的溶解度小来达到提取分离的目的。 (7)玻璃液封管:指的是使1和4的气压与大气压保持一致。当1和4中的压力大于大气压时,会通过玻璃液封管排出气体。当1和4中的气压小于大气压时,玻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