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1586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课件+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1390709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课,远古,时期,人类,活动,课件
    (课件网) 第一单元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素养目标 借助《中国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的识读,识别并明确我国古人类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同时掌握其分布特征。 通过对化石等史料的探究,理解并把握古人类在生产活动、日常生活方面的特点,以及不同古人类在自身演化过程中展现的独特特征。 理解考古工作是认识原始社会的关键依据,在此基础上树立证据意识;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一、我国境内的古人类(概况) 直 立 人:元谋人、郧县人、北京人、蓝田人、和县人 早期智人:丁村人、南京人、金牛山人、长阳人、马坝人 晚期智人:左镇人、山顶洞人 我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主要分布于大河流域。 我国已知远古人类的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更适合人类生存。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一、我国境内的古人类(概况) 观察左图,归纳中国古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 特点一: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 特点二:数量众多 原 因: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容易获取食物。 地 位: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考古学家通过考古发掘,发现古代人类化石及其生活遗迹。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 资料。 古代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时间,被周围沉积物的矿物质所渗人,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被称为“化石”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影视资料 史料分类 按载体分为: 实物史料(遗留物件) 文献史料(文字材料) 口述史料(口头讲述) 按价值分为: 第一手史料(当时当世) 第二手史料(后人研究) 观察左侧3幅图,并结合课本说一 说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掌握了哪些生存技能 技能: 元谋人、 郧县人、蓝田人 能制作和使用工具。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元谋人 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距今时间:距今约170万年,属于直立人。 生产工具:会制造并使用工具。 火的使用:知道使用火,会用火烤制食物。 地位/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①:粗糙的石器 ②:炭屑和烧骨 观察①、②图片,说一说元谋人掌握了哪些生存技能? 元谋人 影视资料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北京人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遗址最先于哪一年被发现: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发现3颗人类牙齿化石,命名为“北京直立人”,简称“北京人”。 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在哪一年被谁发现?1929年,斐文中 北京人生活的年代距今多少年?约70万-20万年 北 京 人 裴文中先生(1904.1.19~1982.9.18) 北京猿人复原头盖骨 影视资料 北京人的特征 北京人的头部还保留着许多古猿的特征 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前额低平 眉脊粗大 颧骨突出 鼻骨扁平 嘴部前伸 脑容量少 上肢与现代人相似 下肢较上肢略长 能直立行走 生产工具 北京人会使用打制石器和砍削的木棒(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 3:1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 生存环境恶劣,过群居生活 生存环境 生活方式 发掘北京人化石地点的中段靠近南北裂缝的堆积时,曾发现过三层灰烬。上层灰烬很厚,最厚深达六米…… ———贾兰坡《“北京人”的故居》 已经学会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北京人在生产、生活方面有什么特点? 生产工具 01 生存环境 生活方式 02 火的使用 03 北京人为什么要过着群居生活呢? 材料一:周口店采集到的化石有犀牛、野猪、鹿、水牛、剑齿虎等哺乳动物,还有鸟类、食虫类小动物化石。 ———1923年《亚洲之第三纪 人周口店之发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