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年级9月月考生物学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细胞学说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B. 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个体发育的解释奠定了基础 C.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是一切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漫长而曲折,该过程运用了完全归纳法 2. 我国的“国宝”大熊猫栖息于长江上游海拔2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喜食竹子尤喜嫩茎、竹笋,偶尔食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竹林中空气、阳光等环境因素属于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B. 高山竹林中的所有大熊猫和所有竹子共同形成了一个群落 C. 竹茎、竹叶都属于植物的器官,竹子没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层次 D. 竹林内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3. 螺旋藻,属蓝细菌的一种,是一种中药材,可用于减轻癌症放疗、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免疫功能,下列关于螺旋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螺旋藻具有叶绿体,能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 B. 螺旋藻和黑藻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 螺旋藻通过细胞增殖的方式进行增殖,说明其生活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细胞 D. 当螺旋藻以细胞群体的形式存在时,肉眼就可以观察到 4. 支原体可能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细胞生物,如图为支原体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能体现蓝细菌和支原体具有差异性的结构或物质是( ) DNA B. 细胞膜 C. 核糖体 D. 细胞壁 5. 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微量元素含量少,作用也很微小 B. 细胞中不存在无机自然界没有的特殊元素 C. 细胞中含量很高的元素主要是C、H、O、N四种 D. 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其中C属于最基本元素 6. 如下图所示为细胞中水的两种存在形式及其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①指的是结合水,该部分水较少,丢失会导致细胞死亡 B. 图中②指的是自由水,该部分水可以自由流动 C. 存在形式①转变成②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抗寒性、抗旱性 D. 图中甲表示“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乙可以表示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7. 农谚有云:“雨生百谷”。“雨”有利于种子的萌发,是“百谷”丰收的基础。下列关于种子萌发说法,正确的是( ) A. 种子萌发时,细胞内自由水所占的比例升高 B. 种子萌发过程中糖类含量逐渐下降,有机物种类不变 C. 种子吸收的水与多糖等物质结合后,水仍具有溶解性 D.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细胞中无需无机盐参与细胞构建 8.图1中的目镜标有5×和10×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图2是在图1中选用能放大100倍的镜头组合观察到的图像。若想选用能放大400倍的镜头进一步观察左上角的细胞,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 A. 应选用镜头①③进行进一步观察 B. 将载玻片向右下方移动,使该细胞位于视野中央 C. 先将镜筒升高,再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到高倍镜 D. 换成高倍镜后,需将光圈调大或平面镜调成凹面镜 9. 西瓜细胞内最基本的化学元素和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分别是( ) A. 碳元素和蛋白质 B. 氧元素和水C. 碳元素和水 D. 氧元素和蛋白质 10. “巨型稻”平均株高2米左右,茎秆粗壮、穗大粒多、产量高,富含K、Ca、Zn、Mg等营养元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K、Zn是组成“巨型稻”细胞的微量元素 B. “巨型稻”中的元素都可以在无机自然界中找到 C. “巨型稻”和普通稻的细胞中元素种类差别很大 D. 构成“巨型稻”细胞的化合物中淀粉的含量最高 11.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相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下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