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0 1 课 时 1 准确把握概念 考点一 概念的概述 考点二 明确概念的方法 主干构建 知识导引 抽丝剥茧 考点突破 作业手册 答案速查【听】 答案速查【作】 本质属性 抽象性 语词 质 范围 交叉 反对关系 内涵 定义项 科学知识 母项 客观关系 1.概念的含义与基本特征 含义 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表达 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 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多词一义、一词多义) 基本 特征 内涵 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 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外延 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 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考点一 概念的概述 2.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1)相容关系 种类 含义 图示 全同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 _____ 种类 含义 图示 种属关系或 属种关系 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是另一 个概念的外延的一部分,外 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外延 大的概念为属概念 _____ (续表) 种类 含义 图示 交叉关系 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 部分外延是相同的 _____ (续表) (2)不相容关系 图示 特殊 情况 含义 图示 不相容 关系 _____ 矛盾 关系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 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 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 属概念的外延 _____ 图示 特殊 情况 含义 图示 不相容 关系 _____ 反对 关系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 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 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 属概念的外延 _____ (续表) [提醒](1)全同关系与同一个概念有区别,全同关系是指外延完全相 同,内涵不尽相同;同一个概念是指外延、内涵都相同,如“父亲”“爸 爸”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 (2)对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还是反对关系的判断,关键 是看它们对于属概念是否具有排中的性质。若有,即为矛盾关系;若没 有,则为反对关系。 1.概念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纠正:_____ _____ 本质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2.同一个语词在不同场合应该表达同一的概念。 纠正:_____ 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3.概念的外延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纠正:_____ _____ 概念的内涵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概念的外延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4.男同学与学习优秀的同学存在种属关系。 纠正:_____ 男同学与学习优秀的同学存在交叉关系。 考向一 概念 【典例1】 [2024·湖北卷]当雨滴从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温度低于零 摄氏度的物体,会迅速冻结成冰,这种天气现象叫作“冻雨”,冻雨落下后在 物体表面形成冰层覆盖的现象叫作“雨凇”。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冻雨叫 作“下冰凌”,北方地区则称为“流冰”。根据上述材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冻雨”与“雨凇”指的是相同的一种天气现象 B.“下冰凌”与“流冰”的外延因地理差异而不同 C.“冻雨”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属种关系 D.“雨凇”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全异关系 √ [解析] “冻雨”与“雨凇”指的是两种不同的现象,A错误。 “下冰凌”与“流冰”是用不同语词表达的同一概念,其外延相同,B错误。 “冻雨”与“下冰凌”是用不同语词表达的同一概念,其外延是全同关系,C错误。 “雨凇”与“下冰凌”是两个概念,其外延是全异关系,D正确。故本题选D。 考向二 概念的外延 【典例2】 [2023·天津卷]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 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