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标要求] 1.9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单元主题] (1919—1937) 主题一:觉醒———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主题二:起航———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主题三:北伐战争: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大革命) 主题四:1927—1937年的南京国民政府 主题五: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学习主题/2课时]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919—1937) 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19—1927) 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1927—1937)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学习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评价工农武装割据,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选取部分历史材料,创设情境,训练对史料解读、解释的能力。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及实践、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探究“长征精神”,认识长征的艰难险阻,体会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信仰不怕牺牲、克服苦难的乐观精神,达成爱党爱国教育。 壹 工农武装割据———革命新道路 贰 红军万里长征———革命新局面 叁 南京国民政府———专制统治 1927.9 宁汉合流,迁都南京 1928 1928.5 1928.6 1928.12 一、南京国民政府:专制统治 (一) 政治———形式上统一全国 “确立了中国中心地区的统治之后,它的革命力量和革命精神骤然而逝” ———〈美〉易劳逸《流产的革命》 “一切权利皆由党集中,由党发施”。 ———胡汉民《训政大纲提案说明书》 保甲、合作社也因之在相当程度上为村落中以土豪劣绅、地主富农为代表的强势阶层所操纵、掌握。 ———赵泉民《民国时期农村合作社运动研究》 思考1: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特征是什么? 南京国民政府政治上实行专制独裁,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国民党于1928年通过《训政纲领》,确定国民政府实行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种治权。稍后,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国民政府“总揽中华民国之治权”,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五院组成,实质仍是国民党专制统治。 ——— 摘自本课课前导读 一、南京国民政府:专制统治 1927.9 宁汉合流,迁都南京 标志着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1928 继续北伐 1928.5 “济南惨案” 1928.6 皇姑屯事件 1928.12 东北易帜 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全国 (一) 政治———形式上统一全国 一、南京国民政府:专制统治 蒋介石 吴佩孚 张作霖 1926.7.北伐开始 广州 长沙 广州 上海 南昌 南京 汪精卫 1927.4.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 1927.1.迁都武汉 杭州 张学良 郑州 济南 北京 沈阳 1928.12.张学良“东北易帜” 南京 武汉 武汉 1928.6. 日本军在皇姑屯炸死张作霖 五原 1927年秋宁汉合流 1928年5月济南惨案 1928年继续北伐 思考:南京国民政府发动的“北伐”与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