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9935

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课件+学案+练习,共3份打包)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10-11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45161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2019,科版,化学,高中,打包
    第2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1.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CuCl2    B.FeCl3 C.FeCl2   D.AlCl3 2.用自来水(以Cl2为杀菌消毒剂)配制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会出现明显的药品变质问题的是(  ) A.Na2CO3  B.AgNO3 C.CuSO4  D.NaOH 3.下列关于氯气、液氯、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久置的氯水相当于盐酸 B.液氯和新制氯水均是混合物 C.常温下,氯水和液氯均可用钢罐存放 D.氯气有强氧化性、氯水无氧化性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84消毒液杀菌消毒是利用 HClO 或 ClO-的强氧化性 B.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 C.含氯漂白剂或消毒剂通常应避光并置于阴凉处密封保存 D.漂白粉性质稳定,可以敞口存放 5.下列有关Cl2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氯水能够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水中存在H+和漂白性物质 B.在加压条件下,氯气转化为液氯,可储存于钢瓶中,便于运输和使用 C.液氯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D.氯气常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农药的生产、药物的合成等领域 6.在探究新制氯水成分及性质的实验中,依据下列方法和现象,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方法 现象 结论 A 观察氯水颜色 氯水呈浅黄绿色 氯水中含Cl2 B 向饱和Na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氯水 有无色气体产生 氯水中含HClO C 向红色纸条上滴加氯水 红色纸条褪色 氯水具有漂白性 D 把氯水置于日光下 有气泡产生 氯水中的HClO分解产生O2 7.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Cl2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Ⅰ中:实验现象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 B.图Ⅱ中:闻Cl2的气味 C.图Ⅲ中:生成棕黄色的烟 D.图Ⅳ中:若气球干瘪,证明Cl2可与NaOH反应 8.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可用pH试纸测氯水pH 氯水有酸性 Ⅰ对,Ⅱ对,无 B 将Na2O2加入酚酞溶液中最终溶液变为红色 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Ⅰ对,Ⅱ错,无 C 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 常温下,金属钠在空气中会生成过氧化钠 Ⅰ对,Ⅱ对,有 D 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Cl2与KI溶液反应生成I2 Ⅰ对,Ⅱ对,有 9.如图所示,A处通入Cl2,关闭B阀时,C处干燥的红布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干燥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入的氯气是湿润的 B.D瓶中的液体可以是饱和NaCl溶液 C.D瓶中的液体可以是浓硫酸、也可以是Na2CO3溶液、NaOH溶液 D.红布条褪色是因为有次氯酸生成,其漂白原理与过氧化钠相同 10.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的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操作:先给钠预热,等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观察到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固体 B.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C.钠熔点高,所以先预热再反应 D.若在棉球外沿滴一滴紫色石蕊溶液,可根据其颜色变化判断氯气是否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 11.用如图装置探究Cl2的漂白原理,其中红纸①是干燥的,红纸②~④分别用下表中的试剂润湿。向中心Ca(ClO)2粉末上滴加几滴盐酸,产生大量黄绿色气体,红纸变化如下: 红纸编号 试剂 红纸变化 ① — 不褪色 ② 蒸馏水 逐渐褪色 ③ 饱和食盐水 几乎不褪色 ④ NaHCO3溶液(调至pH=7) 快速褪色 已知酸性:H2CO3>HClO>HC。下列对于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对比①②的现象,说明红纸褪色涉及的反应是Cl2+H2OHCl+HClO B.对比②③的现象,说明能使红纸褪色的微粒是HClO C.对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