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届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生 物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第1~12题,每小题2分,第13~16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科学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艾弗里等人用减法原理设计了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DNA是转化因子的结论 B.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和用橡皮泥建立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模型均为物理模型 C.研究CO2转化为有机物的途径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均使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D.孟德尔获得遗传规律和萨顿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均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2.下列关于甲状腺激素及其分泌的分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采用饲喂法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B.甲状腺激素可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加 C.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可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 D.若甲状腺细胞受损,则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会增多 3.达尔文明确指出人类可能与黑猩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但从染色体数目看,人类23对、黑猩猩24对,让人对达尔文的学说产生怀疑。生物学家研究发现黑猩猩的两条染色体(2A和2B)经拼接后与人类2号染色体相似,据此提出融合假说。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在共同原始祖先进化成人类的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B.人和黑猩猩的形态差异较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融合假说说明染色体变化是新物种形成的直接原因 D.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为融合假说提供生物学证据 4.野生型果蝇(纯合体)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果蝇眼形的遗传方式,设计了如图甲实验。雄果蝇染色体的模式图及性染色体放大图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果蝇圆眼是显性性状 B.若F2中圆眼:棒眼≈3:1,且雌、雄果蝇中均有圆眼、棒眼,则眼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C.若控制眼形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Ⅱ区段,则甲图F2中雄果蝇均为圆眼 D.若控制眼形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Ⅰ区段,则果蝇一共有7种基因型 5.在线粒体内膜电子传递过程中,复合物泵出质子,形成了跨膜质子梯度,ATP合成酶利用质子梯度驱动ATP合成。OSCP是ATP合成酶中的一个重要亚基,位于催化区顶部,确保亚基之间的功能偶联,寡霉素作为呼吸抑制剂可破坏此偶联。当ATP合成酶处于活跃状态时,OSCP会形成一个稳定的质子通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寡霉素可能阻塞质子通道,抑制质子流入线粒体基质 B.细胞培养中加入寡霉素,线粒体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中热能比例减小 C.ATP合成酶不活跃时,OSCP关闭质子通道,线粒体基质中ADP含量上升 D.深入研究OSCP结构和功能,有助于为线粒体功能障碍引发的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6.实验操作顺序直接影响实验结果。表中实验操作顺序有误的是( ) 选项 高中生物学实验内容 操作步骤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向待测样液中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B液 B 观察细胞质流动 先用低倍镜找到特定区域的黑藻叶肉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C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室温下将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匀后,再进行实验 D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将解离后的根尖用清水漂洗后,再用甲紫溶液染色 A.A B.B C.C D.D 7.物质跨膜运输是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呼吸时O2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