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1893

第12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复习讲义)(全国通用)202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系列

日期:2025-10-0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21314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复习,一轮,政治,高考,2026年,通用
    第12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目录 01 1 0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2 03 核心突破·考法全析 3 考点一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 3 知识点1 发散思维的方法 4 知识点2 聚合思维的方法与功能 4 考向1 发散思维的方法 6 考向2 聚合思维的方法与功能 8 【思维建模】成都大运会的会徽、奖牌设计,是如何实现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人类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的 考点二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 10 知识点1 逆向思维的含义 10 知识点2 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10 考向1 逆向思维的含义 12 考向2 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13 【思维建模】小米是如何从手机新兵变为全球智能生态的领跑者的 0415 考点要求 考察形式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 选择题 非选择题 河北卷T20 云南卷T20 河北卷T16,3分 江西卷T15,3分 天津卷T19 福建卷T13,3分 湖南卷T20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 选择题 非选择题 北京卷T6,3分 陕晋青宁卷T16,3分 湖北卷T20 安徽卷T20 重庆卷T17 考情分析: 1.考情分析:从近年高考真题来看,该部分内容考查频率较高,选择题和主观题都有考查。考点集中在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的含义、作用与方法;逆向思维的含义、作用与方法、发挥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互补作用等方面。 2.高考方向预测:选择题:侧重对概念的辨识(如区分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和案例分析(如判断某设计是否运用信息交合法)。主观题:结合社会热点(如城市治理、科技创新),要求运用“发散-聚合-逆向”的逻辑链条提出解决方案,强调思维的系统性。生活化情境:如交通拥堵问题解决、行李箱扁担创新等,考查发散思维的“思路多向性”。文化与科技情境:如贵州文旅IP设计(傩戏、芦笙元素与黔金丝猴形象融合)、二氧化碳制冰技术,突出信息交合法和逆向思维的应用。图形与逻辑推理题:通过图形对比(如“A-B对应关系推断F的对比图形”),考查思维发散与聚合的过程。 3.最新高考趋势:核心考点聚焦:发散(检核表法、信息交合)、聚合(归纳综合)、逆向(结构/因果反转)三大思维方法。命题趋势:主观题情境贴近国家战略(如科技、文化),强调“方法标注+方案设计+可行性分析”三维能力。关键失分点:思维方法与情境不匹配(如误用逆向思维)、未明确标注技法名称(如只写方案不写“头脑风暴法”)。素养导向:科学精神(理性辨析方法适用条件)与公共参与(解决现实问题)并重,需结合政策热点训练。备考策略:专项突破技法口诀(如“检核表法九问”)、模拟真实情境设计方案、错题归因标注“知识/应用”错误类型。 复习目标: 1.认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逆向思维的客观依据与辩证关系,理解创新思维的科学性,培养理性分析与逻辑推理能力; 2.能够运用发散思维技法提出多样化解决方案,通过聚合思维整合信息形成合理决策,借助逆向思维突破常规视角,在实践中提升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3.领悟不同思维方式在国家发展、社会创新中的作用,认同创新思维对个人成长和国家进步的重要意义。 考点一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 知识点1 发散思维的方法 1.发散思维的含义 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 2.必要性 为了揭示事物可能存在的其他性质和关系,寻求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功能和作用,人们常常需要运用发散思维。 3.特征 从一个出发点向四面八方想,向新奇、独特之处想,是扩散、辐射。 4.思维发散的技法 (1)检核表法 含义 主要是通过对所设想问题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检查,从看似“毫无问题”的事物中找到思维创新的突破口,以求产生创新的思路 具体方法 检核表法主要从他用、借用、改变、扩大、缩小、代替、调整、颠倒、组合等九个方面进行思维发散 (2)信息交合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