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3866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教学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10-1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393959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抗战,22课,局部,全国,教学课件,25张
  • cover
(课件网) 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课程目标: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第22课 材料2:经济大萧条将日本置于经济危机的漩涡中…日本此时考虑的是创造属于自己的经济自足区。 ———拉纳·米特《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 材料1: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田中奏折》 材料4:九一八事变前一天,美国国务卿与日本驻美大使出渊胜次达成一项秘密谅解:美国保证不干涉日本在中国东北的行动,日本则保证其在中国东北的行动应限于锦州以北。———齐世荣《中国抗日战争与国际关系》 材料3: “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蒋介石南昌讲话(1931.8.22) 蓄谋已久,既定国策 西方列强采取绥靖政策 国共内战提供有利战机 为转嫁危机,对外扩张 一、局部抗战 日本掠夺中国领土意图明显 1、侵华蓄谋已久 2、罪恶的侵略行径 1931.9.18 九·一八事变 1932.1.28 一·二八事变 1932.3 建立伪满洲国 1935 华北事变 1937.7.7 卢沟桥事变 1933 向长城沿线进犯 1937.12.13 南京大屠杀 1940.3 建立汪伪政府 1941-1942 细菌部队(731)迁往哈尔滨 1938 华北“治安强化运动” 事实胜于雄辩,阅读教材第一和第三目,根据时间和地图梳理日军侵华过程中的大事记? 1938.2-1943.8 重庆大轰炸 1940.3 南京 汪精卫 伪国民政府 1937.12.13 南京大屠杀 1931.9.18 沈阳 九一八事变 1932. 3 吉林长春 伪满洲国 1933向长城沿线进犯 1937.7.7 卢沟桥事变 1932.1.28 一二八事变 一、局部抗战 3.局部抗战(1931-1937) (1)中国共产党 杨靖宇 赵一曼 领导东北人民革命军和东北抗日联军浴血奋战。 1935.8, 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底,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表达了誓死抵抗日本侵略的决心。中国共产党与主张抗日的第十九路军签订反蒋抗日停战协议…… 1935年,《八一宣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策略开始了一个新的转变,不再把民族资产阶级和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代表人物当作反革命内部的不同派别来看待,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同年12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窑堡召开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 1936年间,中共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内战宣告结束。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抗日战争新论》、荣维木《抗日战争热点问题聚焦》 1936底,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结合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抗战政策的变化。 变化:“反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政策的转变。 九·一八事变 华北事变 卢沟桥事变 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一、局部抗战 (2)爱国群众(工人、商人、学生、爱国华侨) 一二·九运动,宣传了中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新高潮。 华北自古是中原之地,现在,眼见华北的主权,也要继东三省热河之后而断送了!……(还能)安心读书吗?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亲爱的全国同胞,中华民族的危机,已到最后五分钟。实已切身感受到难堪的亡国惨痛。 ———《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 毕业歌(节选) 同学们 大家起来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 看吧 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 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