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步/莫怀戚》同步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题 1、文学常识填空 (1)《散步》的作者是_____,他是_____(籍贯)人,当代作家。其代表作品有小说《_____》《_____》等。 (2)《散步》创作于1985年,文章以“_____”为中心事件和线索,串联起祖孙三代的生活片段,创作灵感源于作者从美国汉学家口中得知中国人_____的传统美德在世界范围内备受认可。 (3)《散步》是一篇意蕴深厚的(文体),文章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展现了_____的家庭氛围和_____的传统美德。 2、解释词语 (1)信服:_____ (2)分歧:_____ (3)取决:_____ (4)一霎:_____ (5)两全:_____ (6)粼粼:_____ (7)各得其所:_____ (8)蹒跚:_____ 3、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散步》作者信息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 B.莫怀戚,重庆籍当代作家 C.史铁生,代表作《我与地坛》 D.鲁迅,原名周树人 (2)文中一家人散步的季节是( ) A.南方的初春 B.北方的盛夏 C.南方的深秋 D.北方的严冬 (3)散步过程中发生的核心分歧是( ) A.散步的时间长短 B.走大路还是走小路 C.是否要休息片刻 D.是否邀请邻居同行 (4)“我决定委屈儿子”的根本原因是( ) A.儿子年纪小不懂事 B.妻子更支持走大路 C.陪伴母亲的时间已不多 D.大路的风景更优美 (5)对“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一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体现了母子间的角色转换 B.暗含着亲情的传承 C.说明母亲年老后失去主见 D.表现了儿子的孝顺 (6)文中“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属于什么描写( ) A.人物动作描写 B.环境景物描写 C.心理活动描写 D.语言对话描写 (7)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分歧(qí)一霎(shà) B.粼粼(lín)信服(xìn) C.蹒跚(mán)委屈(wěi) D.拆散(chāi)熬过(áo) (8)文章结尾“整个世界”的含义是( ) A.指广阔的自然世界 B.指一家人的全部生活 C.指中年人肩负的责任 D.指作者的人生理想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文中景物描写作用的有( ) A.烘托温馨的家庭氛围 B.暗示生命的蓬勃生机 C.推动情节发展 D.揭示人物性格缺陷 (2)文中体现的家庭美德包括( ) A.尊老爱幼 B.互敬互爱 C.诚实守信 D.责任担当 (3)下列对文章语言特点表述正确的有( ) A.质朴平实 B.饱含深情 C.华丽雕琢 D.富有对称美 (4)文中“我”的形象特点有( ) A.孝顺长辈 B.关爱晚辈 C.有责任感 D.固执己见 (5)下列关于文章标题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直接点明核心事件 B.奠定舒缓的感情基调 C.暗示文章主旨 D.限制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二、内容理解与赏析 1、简答题 (1)文章开头交代“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样的句式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 (2)“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熬”字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_____ (3)祖孙之间的分歧最终是如何解决的?这一过程体现了什么? _____ (4)文中两次景物描写(初春田野与小路尽头风光)有何异同? _____ (5)文章以“散步”为题,若换一个题目,你会拟什么?请说明理由。 _____ 2、赏析题 (1)赏析句子:“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_____ (2)赏析句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_____ (3)赏析文中对称句的表达效果,举例说明。 _____ (4)结合全文,分析“我”在家庭中的角色与责任。 _____ 3、探究题 (1)文章看似写寻常家事,却蕴含深刻主题,请结合内容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