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9665

北师大版二上3.3《点子图中的乘法》(教案)

日期:2025-10-1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10087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北师大,点子图中的乘法,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点子图中的乘法》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单元 第三单元 课题 《 点子图中的乘法》 课时 第3课时 课标要求 这属于 “数与代数” 领域中的 “数的运算” 部分,是乘法意义的初步建立阶段。课标强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材料中的“说一说、玩一玩、想一想、摆一摆、圈一圈”等环节,充分体现了 过程性学习 和 活动体验 的要求。通过点子图这种直观模型,帮助学生建立乘法是“几个几”相加的深刻理解,而非机械记忆乘法口诀。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数感和初步的代数思维。将抽象的乘法算式(如 3×8)转化为具体的、可视化的行列排列,是培养几何直观的经典案例。学生能“看见”算式的意义,实现了数与形的结合。点子图本身就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学生通过学习用不同的行列组合表示同一乘积,实际上是在学习同一个数量关系可以用不同的数学模型来表达。 教材分析 这是典型的乘法初步认识的巩固和深化课。出现在学生已经会背诵部分乘法口诀,但对乘法的意义理解尚不深入的阶段,其核心作用是破除学生对乘法算式的单一、僵化理解,特别是明确“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种不同的现实情境”,先用 2×3 和 5×4 的清晰图示,建立“行”与“列”的对应关系。通过文字“4×7可以表示4个7相加,也可以表示7个4相加”,将具体操作上升为抽象概括。“圈一圈”和“练一练”要求学生将抽象概括再次应用到具体操作中,完成一个完整的认知循环。点子图是核心教具,化抽象为具体,整堂课以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为主线。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并初步接触了乘法的概念和部分乘法口诀。具备基本的点数能力和按行、按列观察图形的能力。二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点子图、摆一摆这类动手操作活动有浓厚的兴趣,这有利于他们吸收和理解知识。他们开始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表达欲望,“我说你摆”等活动能有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核心素养目标 1.探究过程中学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横着或竖着)数排列整齐的点子的个数,并列出乘法算式。 2.根据乘法算式圈出点子图,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数形结合,形成模型意识。 3.在经历不同数法,摆出不同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利用点子图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计算点子的数量,体会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一、复习导入 看图列式。 上节课的知识大家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点子图。点子图中有很多有趣的乘法!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通过复习已学的看图列式(乘法),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载体———点子图,建立知识的连贯性。以“有趣的乘法”为引,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内容的好奇心与探究欲。 二、探究 探究一:看点子图,列算式。 师:仔细看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和大家交流一下。 活动:点子遮盖游戏 游戏规则: 四人一组,一人用白纸随机遮盖点子图,其余人观察露出的点子排列方式,写出乘法算式并记录 师:哪个小组愿意分享一下?请各小组派代表说一说你们写出的算式。 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 横着看,每行2个,共3行,列乘法算式为2×3=6。 竖着看,每列3个,共2列,列乘法算式为3×2=6。 横着看,每行5个,共4行,列乘法算式为5×4=20。 竖着看,每列4个,共5列,列乘法算式为4×5=20。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学生分小组进行游戏,师巡视指导。 学生回答。 将抽象的乘法算式与直观的点子图排列建立直接联系,帮助学生“看见”乘法,培养几何直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