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54583

第二章 6.1 第三课时 用余弦定理、正弦定理解三角形(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 北师大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日期:2025-10-12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38011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第二,必修,2019,北师大,数学
    第三课时 用余弦定理、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1.已知△ABC的周长为20,面积为10 ,A=60°,则BC边的长为(  ) A.5    B.6    C.7    D.8 2.学校体育馆的人字屋架为等腰三角形,如图,测得AC的长度为4 m,A=30°,则其跨度AB的长为(  ) A.12 m B.8 m C.3 m D.4 m 3.若△ABC的三个内角满足6sin A=4sin B=3sin C,则△ABC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以上都有可能 4.如图所示,为测一建筑物的高度,在地面上选取A,B两点,从A,B两点测得建筑物顶端的仰角分别为30°,45°,且A,B两点间的距离为60 m,则该建筑物的高度为( 参考数值sin 15°=)(  ) A.(30+30)m B.(30+15)m C.(15+30)m D.(15+15)m 5.(多选)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这个角的两边长分别为8和5,则(  ) A.三角形另一边长为7 B.三角形的周长为20 C.三角形内切圆周长为3π D.三角形外接圆面积为 6.(多选)某货轮在A处看灯塔B在货轮北偏东75°方向上,距离为12n mile;在A处看灯塔C在货轮的北偏西30°方向上,距离8 n mile.货轮由A处向正北航行到D处时,再看灯塔B在南偏东60°方向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与D处之间的距离是24 n mile B.灯塔C与D处之间的距离是16 n mile C.灯塔C在D处的西偏南60° D.D在灯塔B的北偏西30° 7.(2022·浙江高考11题)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发现了从三角形三边求面积的公式,他把这种方法称为“三斜求积”,它填补了我国传统数学的一个空白.如果把这个方法写成公式,就是S=,其中a,b,c是三角形的三边,S是三角形的面积.设某三角形的三边a=,b=,c=2,则该三角形的面积S=    . 8.台风中心从A地以每小时20 km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离台风中心30 km内的地区为危险区,城市B在A的正东40 km处,B城市处于危险区内的持续时间为     h. 9.在△ABC中,B=,c=4,只需添加一个条件,即可使△ABC存在且唯一,在条件:①a=3,②b=2,③cos C=-中,所有可以选择的条件的序号为    . 10.在△ABC中,D是BC上的点,AD平分∠BAC,△ABD的面积是△ADC面积的2倍. (1)求的值; (2)若AD=1,DC=,求BD和AC的长. 1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周长为18,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 A.16 B.17.5 C.18 D.18.5 12.如图,甲船以每小时30海里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航行,乙船按固定方向匀速航行,当甲船位于A1处时,乙船位于甲船的南偏西75°方向的B1处,此时两船相距20海里,当甲船航行20分钟到达A2处时,乙船航行到甲船的南偏西60°方向的B2处,此时两船相距10海里,则乙船每小时航行(  ) A.10 海里 B.20 海里 C.30海里 D.30 海里 13.如图,若圆内接四边形的边长依次为25,39,52和60,则cos A=   ,该圆的直径长度为   . 14.已知在△ABC中,sin C=sin 2B,C=. (1)求B的大小; (2)在下列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使△ABC存在且唯一确定,并求出BC边上的中线的长度. ①c=b;②周长为4+2;③面积为S△ABC=.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则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15.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sin A-sin B=sin C,3b=2a,2≤a2+ac≤18,设△ABC的面积为S,p=a-S,则p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16.在△ABC中,a,b,c分别为内角A,B,C所对的边,=a. (1)求角C的大小; (2)若△ABC的中线CD的长为,求△ABC的面积的最大值. 第三课时 用余弦定理、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1.C 由题知a+b+c=20,bcsin 60°=10 .所以bc=40.a2=b2+c2-2bccos 60°=(b+c)2-3bc=(20-a)2-120.所以a=7.即BC边的长为7. 2.D 由题意知,A=B=30°,所以C=180°-30°-30°=120°,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