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55445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课件(共34张ppt)

日期:2025-10-1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339580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课件,3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1.描述各种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特点?(生产力、生产关系) 2.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3.整个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不同社会形态的主要矛盾分别是什么? 4.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课本P17相关链接 5.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有哪些?(思想来源、历史前提、理论基石) 温故知新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学习目标: 1.阐述分析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历程,分析失败的原因,深刻理解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2.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理解只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政权,才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3.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我国近代探索复兴之路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认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巨大历史意义,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理解并感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深刻道理。 2.公共参与: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努力做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与历史任务;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的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步骤。 难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分。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 近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 2.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有哪些? 自主学习 1.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辛丑条约》 彻底/完全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北京条约》等 半殖民地半封建 程度进一步加深 《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半封建 程度大大加深 1840-1842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1895年 中日甲午战争 1900-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半殖民地 半封建 相对于 完全的殖民地 完全的封建社会 看角度 从政治地位看 从社会经济结构看 形式上 有自己政府的独立自主的国家 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 实质上 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 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 半殖民地 → 中外矛盾 → 推翻帝国主义 → 争取民族独立 半封建 → 阶级矛盾 → 推翻封建主义 → 争取人民解放 2.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中外/民族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 的矛盾 国内/阶级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的矛盾 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 国家富强 人民幸福 前提、基础 目的、动力 基本国情 (社会性质) 主要矛盾 历史任务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1851-1864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1861-1891 地主阶级洋务派 洋务运动 1898.6.11 资产阶级立宪派 戊戌变法 1899-1900 农民阶级 义和团运动 1901-1911 封建统治阶级 清末新政 1912 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 结合P21探究与分享,思考: 探索复兴之路上,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可歌可泣的尝试?结果及其原因如何?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 阶级 救亡图存的尝试 结果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农民阶级本身所固有的狭隘性和保守性,决定其不可能推翻封建制度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清末新政 不依靠阶级斗争的方式,而是依靠封建制度自身“修修补补”的幻想、是不可能成功的 资产阶级改良派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没有触动封建基础,注定失败 资产阶级革命派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