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55641

18《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196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 cover
五上18《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慈母情深》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要求学生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情感,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本文讲述了“我”的母亲在家境极端贫困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给“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体现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和感激。文中多出场景、细节描写,文章感染力极强。 【学情分析】 1. 优势;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自读课文的能力。通过本册书第二、三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快速阅读课文并提取主要信息的的方法;在四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孩子们对边读课文边做批注也已经非常熟练。这对学习本课时自读自悟的学习要求有一定的帮助。 2. 劣势:学生对本文理解难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生所处的年代与课文的年代相差较远,在现在的生活背景下学生较难理解母亲对作者的那种无私的爱。第二本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中要求体会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和细节中蕴含的情感,学生第一次接触利用场景、细节表达情感,这对学生来说也是有些困难的。 【设计理念】 结合新课程标准、本单元语文要素与本课课后习题,本节课,学生结合阅读提示,自读课文,从中找到文中的场景、细节描写,反复朗读、体会,再说说自己的看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2.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3.展开想象,试着用反复的词语写几句话。 【教学重点】 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试着用反复的词语写几句话。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情深 1.课件出示上节课学习的场景描写。生根据课件提示,填空并齐读场景描写的句子。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跟着梁晓声的回忆,走进了那个炎热的夏天,走进了母亲工作的地方,第一次看到母亲工作的环境,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那个场景。(课件出示填空) 读: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让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出来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2.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母亲。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场景描写,让学生尽快进入课文情境,走进课文所渲染的情感。】 二、重点句段,体会情深 (一)阅读提示,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提示:默读课文10-34自然段,找一找课文还有哪些描写母亲的场景和细节(动作、语言、神态),用横线画上相关的句子,并在你印象深刻的句子旁写下你的体会。 2.生齐读自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3.生自读课文。 【设计意图:给出自读提示,并给足学生自读时间,并要求学生做好批注,让学生对课文有自己的认识和把握。】 (二)分享成果,体会情感 1.句子一: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1)指名汇报句子,并说说感受。 你画了这个句子,说明这句话给你带来了深刻的印象,你从这句话感受到了什么? (2)生齐读句子,并认真观察句子的特别之处。 你们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预设:句子中有三个“我的母亲”。 (3)课件出示两组句子的对比,生自由读一读,思考作者这个句子为什么要使用反复三次“我的母亲”。 这个句子可不可这样写呢?(出示句子: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作者为什么不用这样的句子来写呢?请自由读一读这两句话,看看这两句话到底有什么不同的感觉(这两个句子哪个更能打动你呢?)。 预设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