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56554

北京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练历史试卷(无答案)

日期:2025-10-1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769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北京市,2025-2026,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
  • cover
机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 北京市2026届高三第二次统练试卷 历 史 姓名: 准考证号: 本试卷共7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图为河南省焦作市东石寺遗址(仰韶文化晚期)哺乳动物肉量估算比例图。据此可推知,当时该地区 A.贫富分化开始出现 B.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C.社会劳动分工细致 D.已经步入定居生活 2.百家诸子“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于世主”“百家殊业,皆务于治”,这种一致性为百家之学“由相反走向相成”。荀子以儒为本、综合诸子的学术思想体系就这样应运而生。诸子百家思想的发展走向反映出战国晚期 A.重建秩序呼唤思想统一 B.荀子是儒学的集大成者 C.儒学适应了统一的需要 D.国家分裂的社会现实 3.秦汉以后出现成形的手摇缫车,至宋代前,手摇缫车比较盛行。宋代,出现了脚踏缫车,同时出现了水力大纺车,每车每天可加工麻纱100斤。元代的王祯在《农书》中对水力大纺车如此描述:“与水转碾磨之法俱同。”这表明,中国古代 A.纺织工具不断地改进 B.农用动力发生根本改变 C.纺织品质量逐渐提升 D.家庭纺织以营利为目的 4.白居易在《赠友》中评价某制度时指出,“胡(何)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柳宗元在《答元饶州论政理书》中也提及该制度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材料提及的该制度 A.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 B.有利于保障民众农业生产时间 C.阻碍了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D.减轻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5.东晋初年为北方移民设置安置点,大多沿用其原籍的郡名、县名,称侨郡、侨县,并任命移民中的士族担任郡守、县令。侨人户籍称“白籍”,不算正式编户,不必承担国家税役。该政策 A.有利于对南方的开发 B.加速了南北方文化认同 C.吸引了少数民族内迁 D.意在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6.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的前六卷。徐光启评价这本书:“方圆平直之情,尽规矩准绳之用也”,“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此书为用至广……窃意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可见,该书的翻译 ①总结了中国的传统科技 ②有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 ③批判了清初的社会现实 ④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1887年,士人何惠荃在《拟重纂海国图志凡例》中说:“(《海国图志》)各国沿革之始末,建置之永促,略焉弗详”,“国势之兴衰,岛屿之启辟……夷情之聚散,战舰之坚脆……三十年中一大变焉”,并言“是编专为办理洋务而纂”。据此可知,何氏重新编纂《海国图志》的原因是 ①原书的部分内容不够详尽 ②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③试图为洋务运动提供助力 ④受到日本明治宪法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苏洵在《嘉祐集·审势》中记载:“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惟恐不及。”据此可知,宋代 A.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B.分化事权造成地方官僚机构臃肿 C.强化中央集权效果显著 D.铲除了地方割据赖以生存的根源 9.唐朝的法律规定:凡侵犯皇帝与皇室的犯罪行为皆为“十恶”,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凡违反“善事父母”者,均构成不孝罪,要受制裁;在婚姻家庭里,丈夫对妻子有绝对的统治权。由此可知唐朝法律 ①体现了儒家的伦理道德  ②旨在保证臣民政治权利 ③维护了皇帝的至高权威  ④注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