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61155

7.1《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1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194134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短歌行,课件,29张,PPT,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短歌行》 课文导读 作者简介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 (155-220) 政治 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实行一系列较为进步的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稳定了社会秩序。 文化 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汉魏之际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所谓风骨,乃是指作品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简练刚健的特点。感情与语言的凝聚形成的一种力度美。 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曹操精兵法,善诗文,“内兴文学”,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曹操的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两类大致分为两类: 反映当时动乱的现实,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代表作有《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壹 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胸怀抱负。代表作有《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观沧海》等。 贰 课文导读 课文导读 创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中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 赤壁大战前夕,在曹军用铁索连舟之后,曹操看着大军威武的气势,以为不日就可以扫平四海,统一中原,不禁喜从中来,于是备齐鼓乐,以歌舞壮军威,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抒发自己立志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令人感慨,可惜不久之后,曹操即被孙刘联军大败于赤壁。然而这首不朽的乐府诗却被人们广为传唱! 记常识 这是一首乐府诗,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的名称,乐府诗有“长歌”“短歌”之分。 长歌行与短歌行的区别: 长歌比较热烈奔放,慷慨激昂;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微吟低徊,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歌 《登幽州台歌》 《陇上歌》 行 《琵琶行》 《十五从军行》 吟 《秦中吟》 《白头吟》 引 《李凭箜篌引》 《新轩乐府引》 曲 《秋风曲》 《渭城曲》 乐府诗类别 课文导读 诵诗意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p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但为(wèi)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qì)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抓住诗眼 感悟诗情 活动一 自读诗歌,本诗哪个字出现的次数最多、最能符合诗歌的情感基调?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分析手法 探究情感 探究曹操之忧 诗 句 “忧”的原因 人生短暂 贤才难得 功业未就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分析第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