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61762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日期:2025-10-1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23182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四川省,答案,扫描,试题,历史,月月
  • cover
成都石室中学2025一2026学年度上期高2026届期十月月考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1,在山东济南焦家遗址中,考古人员发掘出多座属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墓葬。其中部分幕葬的墓圹 规模较大,使用木质棺椁,有一棺一椁,也有一棺重椁:墓主人都是男性,随葬品有玉钺、石钺, 以及精美的陶器和镯、环等其他玉器。这反映了() A.石器时代的结束 B.生产关系的变化 C.部落联盟的瓦解 D.礼乐制度的完善 2.商朝建立后,以神权强化王权,祭祀活动频繁且隆重,青铜器多作为礼器用于祭祀,造型庄重威 严。到了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青铜器不仅用于祭祀,还常被赋予表彰功绩、彰显身份 的作用,造型与纹饰更加规整有序。这一变化说明() A·封建等级秩序日益巩固 B.制度演变影响文化形态 C.青铜工艺水平得到提升 D.神权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3.据考古发现,西周时期,农业生产仍以粟、泰为主要作物,对灌溉要求较高的小麦占比不大。然 而,战国时期小麦在粮食作物组合中的地位显著跃升,与粟类作物形成并驾齐驱之势。这一变化主 要是由于() A.社会人口快速增长 B.农业耕作技术发展 C.高产农作物的引入 D,封建土地制度确立 4.楚国的郡县制与封君制长期并存。战国前期,楚国封君的领地部分为灭亡小国而置,通常包括一个 或数个城邑。吴起变法后,封君领地数量骤然增多,原先的封邑裂变为两个或数个地区,多不具有 完整城邑,新增的封君与出土的惠王时期曾侯乙简所载的封君名称相同,当属于同一家族。这种变 化反映出,楚国() A.地方行政体系趋于规范 B,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 C.传统政治建构不断强化 D.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 5.诸子百家对历史演进的阐释存在显著分歧。儒家孟子推崇“三代之治”,以尧、舜为仁政典范;道家 老子主张“小国寡民”,向往结绳记事的远古社会:法家商鞅强调“世事变而行道异”,反对效法古 代:阴阳家邹衍则以五行相胜解释夏、商、周、秦的兴替。这表明() A.各派思想家均以复古作为政治理想B.历史理解差异促成学派分庭抗礼 C.诸子通过重构历史以规划未来秩序D,各派依托历史资源因应社会变革 6.秦统一过程中,对“新地”(新近征服之地)明确提出“匡伤异俗”的要求,通过移民和推行严刑峻 法来强行改变“新地”原有的民间风俗,匡正“新地”民众思想。这一举措() A.消除了旧文化的影响 B,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C.缓和了各民族的矛盾 D.埋下了秦速亡的隐患 7.据睡虎地秦简《行书律》记载:“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 以律论之。”又载:“隶臣妾老弱及不可诚仁者勿令行。”这些法令有利于()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B,提高基层官员的文化素养 C,推动国家邮驿系统技术革新 D,保障丝绸之路的信息畅通 8.汉文、景二帝诏令通俗明晓,明白如话。至武帝时,诏令又同训典。如武帝诏书曾引“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等语,命二千石官员举贤才。这一变化缘于() A·主流意识形态的调整 B.察举制度的完善 1/4 命题、申题人:石室北湖高三历史备课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