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框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 【思维导图】 10.2 体会认识 发展的历程 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 感性具体的含义与局限性 思维抽象的含义与局限性 思维具体的含义 感性具体、思维抽象与思维具体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上升环节 你对我们学校的最初印象是什么?现在的看法又是怎样的? 学校是一个由教室、宿舍、食堂、操场、花草树木、能接触到的同学和老师等组成的单位,在头脑中形成了关于学校的完整印象。对校园外在形象的整体反映就是感性具体,这些感性具体的认识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未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是一种不完全的认识。 经过两年的校园生活,现在知道了某个教师的授课风格,体会到这所学校的校风,深刻认识到了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更接近学校的本质。从最初的印象到现在的看法,就是认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发展过程。 探究与分享 我们初次到一所学校,看到它的教室、宿舍、食堂、操场、花草树木,接触一些老师和同学,了解这所学校的规模以及它的周围环境,于是在头脑中形成了关于这所学校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 → 感性具体 → 思维抽象 1.感性具体 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 一、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正确反映) ⑴含义: 苹果是看起来是红色的,吃起来是甜的,摸起来的是光滑的 思考:感性具体的认识是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还是理性认识的范畴? ———感性认识 感性具体是认识的起点。 第一印象主要为感性具体,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不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因而不一定具有可靠性。 如:苹果是看起来是红色的,吃起来是甜的,摸起来的是光滑的…… 如:苹果是蔷薇科植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具有降血脂,改善肠胃功能,有养颜,营养神经的作用,对于一些脂质代谢有调节的功效…… 是现象的、外部的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 属于感性具体的认识 是本质的、内部的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 属于思维抽象的认识 ⑵局限性: 1.感性具体 一、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感性具体虽然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但它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还没有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没有把握本质与现象相统一的事物整体,因而它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完全。 事物 现象 本质 感性具体 的认识 思维抽象 思维发展的过程是以感性具体为起点的。下列对感性具体的认识正确的是 A.感性具体是对事物的内在联系的深刻把握 B.感性具体是对事物某种共性的本质的认识 C.感性具体是对事物的外部形象的整体认识 D.感性具体是对事物本质与现象相统一的事物整体的认识 解析: A.B.D 三项的说法都是针对思维抽象而言的,不符合题意;C项是对感性具体的正确认识,入选。 C ①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 2.思维抽象 一、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1)含义 整体→部分 ②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 例:苹果是蔷薇科植物;这一论断就舍弃了苹果的营养成分、功能等许多方面的属性,只是抽取了它作为“蔷薇科植物”的这一方面的质的规定性。 个性→共性 例:什么是水果呢?科学家经过对各种水果特征的思维抽象,概括出水果的定义。 (2)目的与内容: 实践的需要不同,抽象的目的和内容也就不同。 ①抽象既可以从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部分,抽取事物某一方面质的规定性, ②也可以从事物个性中抽取某种共性 整体→部分 个性→共性 下列展现的是数学中通过思维抽象形成“交换”概念的过程。 1+2=2+1 4+5=5+4 8×6=6×8 9×7=7×9 A+B=B+A A×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