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第2节 营养器官的生长 年级 七年级 授课时间 1课时 课题 第2节 营养器官的生长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定位 1.承上启下:学生已经知道了种子的结构以及如何萌发成幼苗。本节课则解答了“幼苗之后会怎样?”这个问题,详细阐述了根、茎、叶这些营养器官如何进一步生长发育,为生殖器官的发育奠定基础。 2.知识体系构建:本节课是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的重要契机。例如,根尖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叶片的结构与光合功能相适应。学好本节内容,对整个植物学部分的学习至关重要。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根的生长、茎的生长、叶的生长。 1.根的生长 实验观察: 通常以“观察根毛”的实验引入,让学生亲眼看到根尖白色的绒毛(根毛),建立感性认识。 结构讲解: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详细介绍根尖的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及其功能。 功能与意义:阐明根的主要功能是固着和吸收,并强调根毛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吸收面积。 2.茎的生长 关键结构:重点介绍芽的结构。教材会展示枝芽的纵切面图,区分幼叶、芽轴和芽原基,并解释枝芽如何发育成枝条(茎和叶)。 生长方式:介绍顶芽与侧芽的生长关系(顶端优势),以及年轮形成的原理。 3. 叶的生长 叶片由芽中的叶原基发育而来。 展示叶片的多种形态(变态叶),如仙人掌的刺、豌豆的叶卷须等,再次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准确指认并描述植物三种营养器官———根、茎、叶的主要形态和类型。 2.理解根、茎、叶的基本生理功能。 3.初步建立“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能举例说明根、茎、叶的形态结构是如何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素养目标】 1.生命观念(核心素养) 结构与功能观: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植物的根、茎、叶,深刻理解植物的器官结构与其功能是高度统一的(如:根系结构适应于固定和吸水,叶片结构适应于光合作用)。2.科学探究 能够运用观察、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探究不同植物营养器官的异同。 3.科学思维 能够基于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总结出各类器官的共同特征和区别。 4.社会责任 认同植物的生命价值,形成爱护植被、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类型。 2.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的主要功能。 3.理解“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基本生物学观点。 【教学难点】 1.“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的理解和运用 2.对茎的多种类型的区分和理解 3. 微观结构与宏观功能的联系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一棵植物的根系长度大的惊人!参天大树不用说了,就是一棵青草,它的根系也是相当庞大的。有科学家曾栽种一棵黑麦,黑麦生长的一生中根系最发达时,统计出这棵黑麦的根系是由1400万条根组成的。这这些根一共有150亿条根毛,根毛全长10000km,是从北京到巴黎的距离。 精确的计算表明:这棵黑麦根系的总面积是茎和叶总面积的130倍,你知道这种现象对黑麦生活有什么意义吗? 思考农谚中包含的生物学知识。 新知探究 一、根尖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实现了根的生长 【任务一:根的分类】 阅读课本并观察课本123页的根系示意图,试图总结根系的特点。 【教师任务】 可以在校园中找到直根系、须根系的植物,在班上展示,直观了解植物的根系。 出示课件中根在不同地方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发现根的生长特点。 【任务二: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观看《根尖的结构》视频,初步认识根尖的结构,思考以下问题: ①根的吸收功能主要在根尖的哪一部分 ②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哪部分 这部分细胞是怎样产生的 【教师任务】 由下至上,讲解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