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桂枝香· 金陵怀古 王安石 统编版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 王 安 石 01 位于广西桂林龙隐岩的宋代摩崖石刻“元祐党籍碑”上为什么会有王安石的名字? 元佑党籍碑 ,宋代摩崖石刻,现存二块,均在广西。一在今广西桂林市东七星山瑶光峰下的龙隐岩。北宋徽宗时蔡京专权,把元佑、元符间司马光、文彦博、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三百零九人列为奸党,将姓名刻石颁布天下,后徽宗下诏毁其碑。现存碑刻为南宋庆元四年(1198)梁律据家藏旧本重刻。碑距地丈余,额有蔡京手书“元佑党籍”四字。久经风雨侵蚀,文字已模糊不清,但尚可辨认。另一块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真仙岩,宋嘉定四年(1211)沈暐重刻。 原来石碑是新旧党争的结果。新旧党争是北宋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围绕在王安石变法新政的执行上所引发的一场党争。新党支持新政,旧党反对新政。新政虽切中时弊,然朝中守旧大臣极力反对,其中不乏有影响力的人物,如韩琦、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王安石唯有引用吕惠卿、曾布、章惇及韩绛等新人。新旧党争前后凡五十余年,对北宋的政治产生颇大影响。由于新、旧两党更迭执政,王安石曾两度退职,新政时行时废,臣民无所适从。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进士。他目睹时弊,曾给皇帝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前后两度为相。因保守派的顽固反对,变法并没有取得真正的胜利。晚年退居金陵,世称荆公。卒谥文。其文逻辑严密,辨理深透,笔力雄健,语言简练,奇崛峭拔。 桂 枝 香 02 桂枝香,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桂枝香慢”。此调为北宋新声,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为创调之作。 词牌名“桂枝香” 据毛先舒《填词名解》记载:《桂枝香》这个词牌名出自唐朝人裴思谦,裴到长安参加殿试后,和同伴们到风月场所的平康里花天酒地纸醉金迷时,有黄门来报喜说他高中状元,他欣喜作诗,诗歌里有“夜来新惹桂枝香”的句子。这一词牌的词作的代表作有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等。 王安石《桂枝香》 杨湜《古今词话》记载:金陵怀古,诸公寄调于《桂枝香》者三十余家,独介甫最为绝唱。东坡见之叹曰:“此老乃野狐精也!” 写作背景 该词写于王安石熙宁变法失败后,被罢相做江宁知府时。廿年仕宦生涯,作者对宋朝君臣不思自强、上下偷安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弊端有了深刻的了解,对国家的前途感到一种深深的忧虑。 整 体 感 知 澄江( ) 如簇( ) 去棹( ) 斜矗( ) 鹭起( ) 漫嗟( ) 整 体 感 知 chénɡ cù zhào chù lù jiē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整 体 感 知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整 体 感 知 聚积 旧都城 来往船只 华美的船 倒映着星空的长江 登上高楼纵目远眺,故都金陵正值晚秋时节,天气正变得清朗肃爽。 长江奔流千里澄净如白绢一般,青翠的山峰攒聚在一处。 斜阳里船只来来去去,西风吹着斜立的酒旗飞舞。 天际的彩船如在云里,白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