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精准教学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强化联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据青海柳湾齐家文化的氏族公共墓地考古发掘,一九七号墓随葬品共66件,其中有斧、锛、凿等生产工具;五六四号墓随葬品共95件,其中仅陶器就有91件;四十五号墓出土了3枚海贝,九十一号墓出土了仿海贝制成的石贝,三四五号墓出土了骨贝。据此可推断,青海柳湾齐家文化( ) A.尚未出现贫富分化 B.部落组织较为复杂 C.存在远距离的交换 D.冶炼技术得到发展 2.云梦秦简《日书》(见下图)记录了秦国祭祀、占卜、择吉问神等活动。其中《生子》篇写到:“丁亥生子,攻(工)巧(技艺高),孝。”“庚寅生子,女为贾,男好衣佩而贵。”“壬寅生子,不吉,女子为医。”这些记录反映当时秦国( ) A.社会身份呈多样性 B.重视手工技艺传承 C.阶层流动通道受阻 D.施行重农抑商政策 3.汉代江南城市的发展阶段及其情况如表所示:据表可知,影响汉代江南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发展阶段 发展情况 早期 西汉初期吴王刘濞统治下快速发展。出现了吴县这一都会城市 中期 西汉中期至东汉晚期以前发展平缓。城市数量没有大的增长;行政级别没有大的变动;城市功能发展缓慢 晚期 东汉末期快速发展。新的郡县大量增设;城市数量急剧上升;城市建设进入高潮;城市行政级别变动剧烈 A.自然环境的变迁 B.政治局势的变化 C.江南土地的开发 D.北方民族的南迁 4.东汉时期,王防为司隶校尉,到任后长食干饭,十日一炊,闭门不通豪右,并设置禁令严法,使得京城贵戚受到约束,不敢逾越。再如羊陟,桓帝时为河南尹,在任上“计日受奉,常食干饭茹菜,禁制豪右,京师惮之”。王防、羊陟的行为( ) A.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凋敝 B.利于净化政治风气 C.扩大了王朝的统治基础 D.意在加强基层治理 5.南朝时,父亲“贩纻为业”、本人“少卖葛于山阴市”的戴法兴,在刘宋久任中书通事舍人,参掌“选授迁转诛赏大处分”;齐武帝用寒人刘系宗为舍人,语人曰“学士辈不堪经国,唯大读书耳。经国,一刘系宗足矣”。这种现象( ) A.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B.源于中书省职权的扩大 C.反映了门阀政治受到冲击 D.导致了平民地位的提高 6.唐宪宗从法门寺迎佛骨入皇宫供奉,后又下令长安各寺庙轮流供奉,“王公士民瞻奉舍施,惟恐弗及”。韩愈识为“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故上《谏迎佛骨表》旗帜鲜明地表达反佛立场。韩愈的上表( ) A.体现了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 B.深受了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 C.折射了三教并立的基本格局 D.印证了儒学统治地位的动摇 7.宋代中期,定窑首创了将瓷器倒扣在垫圈上、再装入匣钵入窑烧制的“支圈覆烧”法。以碗为例,其具体方式是将碗倒扣在一个和碗口一样大的粘土支圈上,如此反复叠加,可以撂十几层,然后入窑烧制。“支圈覆烧”法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科学理论的突破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经营方式的创新 D.商品经济的发展 8.金世宗(1161~1189年在位)发布命令,皇室的亲王,凡是已经取了汉名的,必须恢复他们童年时的女真原名;宫廷侍卫凡忘记了女真语的,必须重新学习。这反映出当时( ) A.金朝因俗而治的策略 B.民族交融趋势的加强 C.宋金对峙局面的严峻 D.金朝宫廷生活的规范 9.明初,珠江三角洲的一些低洼地被深挖为塘养鱼,人们在塘基上种植果木,形成“果基鱼塘”。明中叶以后,顺德、南海等地利用邻近沿海港口的条件发展蚕桑业,把塘基上的果树改为桑树,形成“桑基鱼塘”。这种变化( ) A.冲击了小农生产模式 B.反映了消费结构转型 C.催生了雇佣劳动关系 D.顺应了外贸发展形势 10.为了借助女真人建立金朝、南下灭宋的威名,努尔哈赤设立国号“大金”。皇太极继位后,公开否认本国与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