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77230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作业设计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5-10-1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75312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作业
  • cover
(课件网) 《圆的认识》作业设计 教材分析 课时学习目标 课时作业目标 作业设计思路及内容 作业评价与质量分析 一、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直观认识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将从对直线图形的研究过渡到对曲线图形的研究,这对学生而言,无论是研究曲线图形的思想还是方法,都是一种跨越与挑战。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全面系统地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而且为今后学习圆柱、圆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打好基础。 二、课时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探索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 和半径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2、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 在探索学习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以及主动与人 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课时作业目标 5、 “实践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思考、探索一些生活中的开放性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基础层”:设计与课堂类同情境下的运用,加深对圆心、半径、 直径概念的理解,巩固新知。 3、 “应用层”: 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应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发展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情趣,来感受圆之美和“圆文化”的独特。 1、 “预习层”: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课时作业设计思路 “双减”之下如果布置作业“一刀切”,容易导致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两头都难以照顾好。 因此,我对数学作业进行了分层布置,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分别完成好基础题、应用提高题、发展题、实践题,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作业内容 (一)预习层(课前作业) 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圆形的物体? 2、我国古代名著《墨经》中曾记载:“圆,一中同长也”,你知道它的具体含义吗? 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的准备, 了解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作业内容 (二)基础层 1、比眼力 说一说:下图中哪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半径和 直径有什么关系呢?(在同一圆内) (作业时长:8 分钟) O A B C D E F G H 在具体情境中,辨别直径和半径,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直观和讨论中进一步明确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并为下一题“比口才”做好铺垫。 小组互评: 3、比操作 用圆规操作画圆并思考: ①画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并用字母O、r、d 标出它的圆心、半径、直径。 ②圆心决定圆的( ), 半径决定圆的( )。 2、比口才,看谁说得又快又对(在同一圆内) r 0.2cm 6 dm 1.57m d 1.5m 30cm 通过设计比眼力、比口才、比操作 这三种不同形式的习题,加强学生 对圆知识的巩固。 教 师 评 价 (三)应用层 (作业时长:8 分钟) 1、玩套圈游戏时,哪种方式最公平?说明理由。 2、如下图,在一张长方形铁皮上剪下两个半径为3cm的圆后,正好剩下一个正方形。求长方形的周长。 小组互评: 综合运用所学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的知识,在观察、比较、操作、推理 的过程中,得到长方形的长是直径的 3倍,宽是直径的2倍,考察了学生灵 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渗透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结合学生最熟悉的游戏情境, 引导学生思考公平性的问题, 深刻理解“一中同长”的含 义,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而又运用于生活。 ★ (四)发展层 1、小小设计师 利用圆规和直尺,用圆创造出美丽的图案。 (作业时长:10 分钟) 在学生创造出美丽的图案的过程中,数学教育与美育深度融合,培养了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发展他们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