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课 使用数字设备 一、教学目标 (一)信息意识 1.通过认识计算机软硬件及平板计算机功能,明确数字设备的核心构成与应用价值,感知数字设备在学习、生活中的核心作用。 2.理解正确使用数字设备的规范要求,形成对数字设备使用安全性、健康性的认知,树立合理运用数字设备的意识。 (二)计算思维 1.初步梳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逻辑关系,理解 “硬件是基础、软件实现功能” 的协作模式,建立简单的系统思维。 2.掌握数字设备基本操作流程(如计算机开机 - 打开软件、平板设置护眼模式),学会按步骤解决设备操作中的基础问题。 (三)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1.熟练掌握计算机开机、关机、用《画图》软件打开图片等基础操作,能独立完成平板计算机护眼模式、屏幕亮度、音量等设置。 2.尝试结合生活需求,运用数字设备解决简单问题(如用平板查阅资料、用计算机编辑图片),激发数字化创新应用的兴趣。 (四)信息社会责任 1.养成安全、健康、合理使用数字设备的习惯,在公共场合遵守数字设备使用礼仪,不影响他人,维护良好数字环境。 2.增强保护自身视力、身体健康的责任意识,主动向家人传递正确使用数字设备的方法,承担家庭层面的数字素养传播角色。 二、教学重点 1.区分计算机硬件(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与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掌握计算机开机、关机及《画图》软件基础操作;熟悉平板计算机 “设置” 功能,能独立开启护眼模式。 2.理解安全、健康、合理使用数字设备的具体要求,将规范使用方法转化为日常操作习惯。 教学难点 1.建立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共同构成,二者缺一不可” 的认知,理解系统软件对硬件的控制作用及对应用软件的支持作用。 2.引导学生将正确使用数字设备的规范内化为自觉行为,避免因操作便捷性忽视健康(如坐姿、用眼距离)和安全(如水边使用设备)问题。 教学准备 硬件:配备计算机(含《画图》软件,桌面提前添加 1 个图片文件)、平板计算机的信息科技实验室,多媒体展示设备。 软件与资料:计算机软硬件介绍视频、数字设备规范使用场景图片 / 课件、学习任务单(含计算机硬件识别、平板设置操作、规范使用判断等内容)、调查问卷(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掌握情况)。。 五、教学策略 本节课以 “认知 - 操作 - 规范” 为核心逻辑,采用情境教学、任务驱动、小组协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以 “小华探索数字设备” 为情境主线,通过回顾上节课小华家的信息科技应用,自然过渡到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的学习,降低认知门槛。 设计 “填写问卷 - 硬件识别 - 软件区分 - 设备操作 - 规范判断” 系列任务,从基础认知到实践操作逐步递进,每个任务配套学习任务单,帮助学生明确目标。 针对平板设置、规范使用等内容,采用 “教师演示 + 小组互助” 模式,鼓励学生当 “小老师” 分享操作方法,培养协作与表达能力;通过 “做一做”“说一说”“议一议” 活动,落实 “做中学”,强化知识与习惯的结合。 教学环节分为 “激趣导入 — 探索新知 — 应用提升 — 归纳总结” 四部分,学生通过自主填写问卷、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等方式,实现从 “了解” 到 “会用” 再到 “规范用” 的目标,同时为后续学习数字设备进阶功能(如制作电子相册)埋下伏笔。 六、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激趣导入 1.回顾上节课:回放 “小华一家人使用信息科技” 的图片,提问 “小华发现计算机是很重要的数字设备,它能帮我们做什么?” 2.播放计算机介绍视频(含不同场景应用,如学习、工作),引导学生关注计算机的功能与影响。 1. 观看图片,回忆上节课内容,积极回答教师问题,分享对计算机的初步印象。2. 观看视频,记录计算机在不同场景的应用(如用计算机画图、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