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题 第2课《遵守网络礼仪》 单元 四单元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三年级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认识网络礼仪的含义和重要性,能识别在线交流中的文明与不文明行为,形成对网络行为的规范意识。计算思维:能根据不同在线场景(交流、课堂、意见分歧等),分析并选择合适的文明行为,培养简单的场景适配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会恰当使用网络表情符号增进交流,能运用学到的礼仪规范进行模拟在线互动,提升数字化交流能力。信息社会责任:掌握网络文明交流的基本规范,树立尊重他人、保护他人隐私的意识,知道遇到网络恶意攻击时的正确应对方法,遵守网络法律法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网络礼仪的基本规范,学会在不同在线场景中礼貌交流;知道恰当使用表情符号,掌握应对网络恶意行为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模拟、小组讨论、表情互动、公约诵读等活动,理解并践行网络礼仪。采用“情境导入—探究学习—模拟实践—拓展延伸—总结升华的教学流程,通过趣味游戏、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和掌握网络礼仪。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生活实践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使学生乐于使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能力。培养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愿意做文明的“数字小公民,友善对待他人,远离网络恶意行为,感受文明网络环境的美好。 重点 掌握不同在线场景的网络礼仪规范,学会恰当使用表情符号,知道应对网络恶意行为的方法。 难点 将网络礼仪内化为自觉行为,在遇到意见分歧或恶意攻击时,能冷静、正确地处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1、情景展示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当了“数字身份小管家”,保护了自己的网络专属身份!今天咱们要升级啦———成为“文明数字小公民”!大家想想,现实生活中咱们要讲礼貌对不对?比如见面说“你好”,别人发言不打断,这些都是生活礼仪!2、揭示课题那网络世界就不用讲礼貌了吗?当然不是!在线社会和现实社会一样,也有“文明规则”,这就是“网络礼仪”!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遵守网络礼仪》,解锁“文明数字小公民”的通关秘籍!(板书课题:遵守网络礼仪)有没有同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同学群里有人发不礼貌的话,或者有人乱发别人的照片?当时你觉得舒服吗?(邀请1-2名学生分享感受)是呀,不文明的网络行为会让人不舒服!所以遵守网络礼仪特别重要!接下来咱们就一起闯关,学会做文明的网络小伙伴!二、新知学习(一)第一关:文明交流“礼仪宝盒(7分钟)小公民们注意啦!第一关“交流礼仪关”来啦!在线交流时,咱们就像在现实中说话一样,要讲礼貌!老师给大家准备了“礼仪宝盒”,里面藏着不同场景的文明用语,咱们一起来解锁!(出示PPT展示5个在线场景,逐一引导学生讨论)1.刚上网见面时:“现实中见面说“你好”,网络上也一样!可以说“大家好呀”“很高兴和你们交流”,是不是很亲切?2.从网上下线时:“不能悄悄溜走哦!要和大家告别,比如“我要下线啦,下次再聊”“再见,祝大家玩得开心”!3.同意别人观点时:“可以说“你说得太对啦”“我也这么觉得”,还能加个微笑表情,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认同!4.不同意别人观点时:“不能直接说“你错了”!要委婉一点,比如“我有不同想法,咱们一起讨论呀”“你说得有道理,但我觉得还有另一种可能”!5.在线课堂上想提问时:“要等老师或同学发言结束,再举手(或发举手表情)说“老师,我有个问题想请教”“请问我可以问一下吗”!大家把这些文明用语记在心里,就像拥有了“礼貌魔法”,在线交流时一定会受欢迎!(二)第二关:表情符号“情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